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非遗保护有三“活”

2022-04-18 10:04:0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22开年,冬奥会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编织的冬奥颁奖花束,再到冬奥火炬和冬奥会徽纹样中蕴含的剪纸艺术……传统文化在现代延展,中国非遗在焕发生机。与此同时,《“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非遗也被赋予了更多使命。

时间回溯2007年,南平市公布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始计,南平非遗保护事业已走过15年历程。目前,南平有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1项福建省级非遗项目、78位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公布了9批198项市级非遗项目、6批209位市级非遗传承人,439项县级非遗项目、878位县级非遗传承人,形成了完整的四级保护体系,建立了65处非遗传习所。我们欣喜地看到部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在生产性保护、乡村振兴中,积极向市场转型,激发出新时代的造血能力。但我们也清醒地明白,对于一些没有市场、失去生存条件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项目,依旧存在着后继无人、濒临消失的危险。要避免濒危,我们需要三“活”。

第一、观念要“活”。转变非遗必须原汁原味、不可改变的老观念。非遗具有“活态传承”属性,非遗的载体是人,在一代代传承人的传承中发展。“传”即承前,承前要保留非遗核心技艺,“承”即启后,启后必定会在传统中萌生创新。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浦城剪纸”为例,从前多用于婚丧喜庆,而现今,在保存浦城剪纸手工剪雕、字画结合的核心技艺基础上,它不仅开发出特色伴手礼,更应用于商标logo、服装纹饰、餐厅主题等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场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二、措施用“活”。对于非遗后继无人的项目,积极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抢救性保护”可通过数字化技术,采取资料收集和影像记录方式,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全方位记录,让高龄传承人技艺能永久保存,以便日后恢复,抵御非遗消失危险。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至今我市7位国家级传承人中,已有5位入选该工程。“抢救性保护”还可通过政府干预传承培养,如政和县文化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合作制定政和四平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帮助传承人选徒、收徒,经过一对一传授、结业考核、奖励(奖金)等程序,用较高的奖金吸引传习者。现出师的14名人才,陆续参演《九龙阁》《英雄奇缘》等经典剧目,成为政和四平戏骨干力量。

第三、民间存“活”。非遗具有强烈的“民间”属性,我国建立非遗名录,是为了提高非遗可见度、促进文化多样性,更好地与国际非遗名录接轨,列入非遗名录并非“铁饭碗”。非遗的前身是民族民间文化,它自古就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每年列入国家级、省级名录的非遗项目,都有资格申请政府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但非遗保护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扶持,脱离了民间生存能力,就会逐渐脱离群众,最后失去人民的认可。故而,国家推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戏曲振兴工程》《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中药炮制及其他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就是要非遗在民间“活”起来。

非遗保护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用好三“活”,需要社会各界参与,非遗只有适应时代、参与时代甚至引领时代,才可能永葆活力。(张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