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 聚焦2022年 南平市“两会” > 亮点回顾 > 正文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承诺——件件惠民生 桩桩暖民心

2022-01-04 10:21:09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走访贫困户。(资料图片)

“这桥坏了11年,终于修好了,真是为咱老百姓干了一件暖心窝的实事。”近日,在顺昌县双溪街道余墩村,村民邱老汉骑着电动车从大垅桥上经过时感慨地说。

因街道和村财力有限,2010年“6·18”洪灾冲毁的大垅桥一直无法重建。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了解情况后,把大垅桥重建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2021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罗志坚主动深入到余墩村开展调研,积极协调市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将重建项目列入2021年项目计划予以资金支持。大垅桥建成投用后,将打通“断头路”,有利于140余亩已平整耕地的流转经营和2000亩山林的养护。

而这只是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翻开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履职日志:一次次视察检查、一场场审议表决,无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建议意见、一件件为民实事,无不体现着造福于民的初心和使命。

俯身问需听真言

“我家是老式旧高楼,老母亲腿脚不便,已经好多年没法走楼梯下楼了。现在装了电梯,终于可以下楼散步了。”家住延平区三元路供电局宿舍楼9楼的何女士高兴地说。

南平早期兴建的小高层住宅大多无电梯,对群众出行生活造成不便,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市人大常委会积极顺应民心,连续两年把推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摆上监督议题,督促政府抓好落实。

为群众办实事,弄清群众的“急难愁盼”,离不开俯下身子察民情、贴近群众访民意。市人大常委会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为民服务的第一步,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工作机制,广泛征集意见建议。

坚持深入开门纳谏,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进园入企,梳理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一批重难点问题。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通过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多渠道、全方位征求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坚持深度专题调研,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围绕促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新区建设等方面,确定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领题的16项专题调研,摸清家底、精准施策。并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督办代表议案建议相结合、同开展立法监督工作相结合、同做好人大信访接待相结合,将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人大的“履职清单”。

实事办进心坎里

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办”字上。摸清群众共性需求和普遍问题后,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19年年初,郑仁沐等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关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议案》,11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议案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如今,167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点已全部完工;各处检测点水质已全部检测完毕并合格,切实保障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只有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保证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彻底拔掉‘穷根’。”市人大代表林昌盛说。2020年年初,他向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递交了题为《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建议》。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下,“民企带村”模式基本形成,将民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有机嵌入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贫困村摘帽,实现村财、村民双增收。

“我现在每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日子好多了。”光泽县鸾凤乡油溪村村民傅长高高兴地说。市人大代表叶芬在油溪村创办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加入到合作社中,户均增收上万元。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重点项目实施台账管理,明确项目内容、服务对象、责任主体、完成时限,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路径推进落实,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工作成效的标准,将问题条目、进度安排、处理结果等事项在全机关公开,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汇报交流、分析研讨,推动改进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开展情况还摆上市人大常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经常性“回头看”,由机关党委适时开展督查检查和工作回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着力推动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林李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