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通泰街道近邻党建“升温添彩”
2021-08-16 18:15:0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西门社区振达小区党员志愿者在清理水沟 刘建飞/摄
东南网讯 邵武市通泰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将“近邻党建”模式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围绕社区治理泛化、邻里关系陌生等城市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党建引领促进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激活小区内生动力,有力带动基层党建“升温”“添彩”,形成党群互动密切、邻里友爱团结、家园温馨和谐的新型社区风尚,让居民乐享幸福生活。
党建引领筑“底色” 组织进家“聚”邻里
“这个书吧就建在我们家门口,不仅方便我们阅读,还可以让孩子养成爱阅读和爱分享的好习惯,真的是为我们居民办了好事!”8月10日,邵武市通泰街道三里亭社区首府小区居民李大姐高兴地说。
近日,首府小区党支部利用闲置架空层,改造成“邻里书吧”。同时,发出“捐书筑梦”爱心倡议,倡议小区居民将手中闲置的书籍捐出来,在小区内建成书屋,活动得到居民踊跃参与。截止目前,已收到捐书200余本,共有60余人参与捐款购书5137元。这一活动,之后在街道得以推广。据悉,今年通泰街道共有5个社区建立了“邻里书吧”,收到捐赠图书1000余本,惠及群众2000余人,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邵武市通泰街道辖区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6万人,占主城区总人口的51%以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泰街道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组织进家“聚”邻里,以绚烂的“党建红”筑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底色”。
街道将党支部建在小区,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小区(片区)党支部,引导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和热心群众,打头阵、亮身份、担使命。小区党支部列出近邻服务清单,推进小区治理服务。
同时,街道整合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各方力量,网格融入楼栋。通过党员双向报到模式,1682名在职党员下沉到一线网格,认领小区楼栋(道)长,充实五级网格体119个,将治理服务末梢延伸到居民生活一线。
月山关社区志愿者在为老人义务量血压 刘建飞/摄
为更好的服务邻里,街道推进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小区“吹哨报到”常态化制度,完善党员在楼道设置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三亮”公示牌,开展“六争当、六带头”活动,运用“干部一线报到”机制,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解难题,成功解决了领域小区充电桩不足、金贸大厦小区电梯不明原因进水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
多元共治添“彩色” 服务进门“乐”邻里
“今天,杨老师教我们跳曳步舞。”在通泰街道西门社区公益暑托班学习了20多天的小学员雨萌高兴地说,“我很喜欢这个暑托班,在这里不仅玩得很开心,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暑期来临,孩子们的看护难问题成为了很多家长的烦心事。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服务“最后一公里”,西门社区打造公益暑托班,录取了辖区内特殊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25名孩子。每周一、三、五下午以及周四上午,辖区内的党员和共建单位的志愿者还会前来,给孩子们讲授国学、绘画、剪纸和安全教育等。紧接着,三里亭社区、严羽社区等也纷纷开设了公益暑托班。
通泰街道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和美邻里”近邻党建治理模式,进一步统筹联动机制,强化统一指挥调度,创新完善“党建红+”多元治理模式,着重打造“一社区一特色”服务项目,引导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和谐平安家园,多元共治添“彩色”服务进门“乐”邻里。
通泰街道以“点亮微心愿,圆梦在社区”活动为载体,共联“红色纽带”,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多方联动共建破解民生痛难点。据了解,共驻共建单位共认领了共建项目66个,累计导入资金46.16万元,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近7000万元,实施了月山关、北门、西门、熙春社区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街道推行“两议四评两公开”议事协调机制,发挥小区党支部引领作用,共促“多元治理”,依托“党群议事会”“党员会客室”等治理平台,建立实施“商议—评价—公开”工作链条,引领社区、小区、共建单位、居民等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同时,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培育“红色业委会”11个,“红色物业”2家。
西门社区居委会干部、党员与居民探讨小区改造事宜 刘建飞/摄
创新实施“一核多元”“邻里汇——四汇工作法”“‘五彩+五心’服务”“四心到邻里”等社区工作法,共融“多彩服务”,导入“小白杨社工”“瑧和社工”“春暖社工”等社会组织,依托“公益暑托班”“邻里益家”“近邻调解室”等服务平台,开展助老、课外辅导、纠纷调解等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近邻党建带来的实惠。
文娱活动有“声色” 温情进心“暖”邻里
日前,在月山关社区“邻里相约吧”内,40余位居民正在参与“庆祝建党100周年 唱响幸福老年生活”主题活动。活动中有合唱、二胡独奏、笛子独奏、个人独唱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表演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包水饺,整个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这仅仅是通泰街道每年开展邻里文化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通泰街道始终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以“缤纷四季邻里情”为理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暖心邻里活动,通过“大家议、大家评、大家享”,让邻里文娱活动有声有色,真正融入群众、根植群众,温情进心“暖”邻里,变“陌邻”为“睦邻”。
街道搭建“红色讲坛”、“邻里议事亭”、“金牌调解室”等沟通平台,小区事务大家议。他们创新实施“1+2+N”工作机制,即党组织一个核心引领、围绕治理和服务两项任务,融合N种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深化实施以“居民点单-社区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居民评单”的“六单工作法”闭环式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动小区事务邻里办。
街道坚持以“邻里节”为载体,结合传统节日,在各社区广泛开展“邻里文化艺术节”“邻里美食”“邻里游园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婆媳”互夸会、邻里点赞互评活动,以及评选“好婆媳”“好邻居”“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邻里演、邻里乐、邻里评,让活动凝聚邻里,形成新型“熟人社区” ,共享幸福。
街道还深化党员“联点帮扶”办实事机制,困难大家帮。辖区党员主动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开展结对帮扶,采取“2+1”即2个志愿者对接1个受助人的帮扶模式,每个党员至少为需帮扶的居民办1件好事实事。社区成立“邻里爱心公益基金”,发放“邻里连心卡”“邻里帮扶卡”,邻里“结对子”,不断拓展近邻互助“亲友圈”,营造邻里守望相助的暖心氛围。(刘晓红 高淑萍)
相关阅读:
- [04-01] 邵武通泰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百年芳华”讲座
- [03-31] 邵武通泰街道:清明时节寄哀思,移风易俗倡新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