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浦城县赣剧团演绎党之声
2021-05-12 20:20: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
东南网讯 “赣剧团的演员们又送戏下乡来啦!”近日,在浦城县仙阳镇太平村的男女老少们早早地吃完晚饭,搬着凳子来到村口的广场,耐心地等待着演出开始。原来,南平市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支部党员及演员们赴太平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给村民们带来福建省地方戏扶持专项公益性展演-赣剧《李彪孝父》。 《李彪孝父》取材于古代孝道故事,全剧以古朴的民间文化元素为基本载体,深度解构民间传说故事并进行戏剧化现代演绎,对宣传“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演出当晚,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得到了村民阵阵掌声。 据了解,近年来,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通过送戏下乡的方式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惠民政策、老区发展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歌舞、快板等文艺演出的形式送到农村、社区及基层老百姓的心坎上。今年,该中心组织开展的“建党一百周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公益性惠民系列巡演主题文艺展演,采用线上线下的演出方式进行,今年计划演出60场,通过进乡村、进社区等形式,为广大群众送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大餐”。 据该剧团团长叶红介绍,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的前身为浦城县赣剧团,于1956年10月经省文化局批准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坚持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工作方针。在那个交通不便、经费匮乏的年代,剧团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编排成戏曲片段,演员们挑着扁担自带铺盖送戏下乡,深入田头、宅院,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哪里有村庄,就到哪里演;哪里有群众,就到哪里去。他们的戏演到哪里,老百姓就把凳子搬到哪里。剧团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福建画报》《闽北日报》等各级媒体争相报道,成为各级文艺组织学习的榜样。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娱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这支剧团渐渐陷入困境。国家二级演员叶红是在戏剧最受欢迎的七十年代进入剧团的,40年间,她见证了剧团的辉煌和衰退。戏剧开始走下坡路后,剧团不断尝试改变和创新,把老区的红色故事和闽派古琴、剪纸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歌舞、戏剧的彩排中,用戏曲曲牌套现代词,在改革与创新中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剧团的表演方式不仅有传统的赣剧戏曲,还有歌舞、表演唱、朗诵、快板等等。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作为该县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正以赣剧艺术传承为抓手,发挥人才、设备专业优势,全面开展群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景区、进敬老院等“六进”基层活动,通过惠民演出把文艺的种子播撒进南浦大地。(黄杰敏 邱春静 徐赵浦) |
相关阅读:
- [05-11] 浦城: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 [05-11] 浦城:举办2021年浦城县民营企业招聘会
- [05-11] 电视剧《绝密使命》在浦城县引发热烈反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