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城市管理:刚柔并济获点赞
2021-01-18 17:35: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讯 创新性地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不仅管理着城市的市容环境,关键时刻还是群众的守护者;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合理利用楼梯角、步道下的空间设置爱心摊位,免费提供给弱势群体经营;筹建惠民中草药市场,安排60岁以上、残疾、贫困的商贩免费使用,减少城区“肩挑手拎、沿街叫卖”的现象……
2016年,住建部提出“721”城市管理理念,即城市管理七分靠服务、二分靠管理,一分靠执法。邵武市以打造有厚度、有温度、有美誉度的新邵武为目标,创新刚柔并济的城市管理方法,不仅获得群众的点赞,还得到邵武市民普遍认可,越来越多市民自愿加入城市服务团队,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铁城爱心公社、同心助残服务社、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地震救援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等十余支民间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数千名志愿者共同努力,让铁城更美、更暖、更和谐。
堵疏结合有温情
1月18日上午10时许,五四路天桥下的“无声水果摊”又开张了。繁忙的车流人流中,摊主余春霞摆放好水果静待顾客。余春霞有听力障碍,三年前,在邵武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原邵武市城建监察大队)协助下,她搬到了这处新设立的免费爱心固定摊位。“现在的月收入有两三千元了,希望以后能开一家水果店。”余春霞的本子上写着这样的期待。
“爱心小摊位,却是民生大文章。”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陈文俊说,“2018年,为了管理好流动摊贩,维护城市文明,帮助生活困难的老人、残疾人、贫困户,我们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合理利用楼梯角、步道下的空间设置水果摊、修鞋摊、擦鞋摊、鞋垫摊等爱心摊位,免费提供给弱势群体经营,在不影响市容和通行的情况下为他们解决生计难题。”
如何有效整治老年商贩占道经营现象,是城市市容管理的一个顽疾。本着堵疏结合的原则,邵武市在整治大街小巷占道经营的同时,在市区规划建立惠民市场。惠民市场是专为60岁以上老年老人和贫困户、残疾人家庭设置的免费市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分为惠民市场(老人市场)和中草药市场。惠民市场设有160个摊位,中草药市场主体已完工,设有50个摊位。惠民市场的设立,让老年商贩有处可去,切实做到惠民、便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市容管理的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我原来在东关菜场外面和古城路的小巷子里面摆摊,天天雨打风吹太阳晒的,就是为了省几个钱。现在进了惠民市场,不仅有免费的干净、固定的摊位,还可以遮风挡雨。”水北镇61岁的村民高大爷显得有些兴奋。
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不搞“一刀切”,堵疏结合,类似的暖心举措还有许多:筹建北门社区市场,让流动摊贩有了固定摊点,原本拥挤脏乱的街道恢复洁净畅通;在福山脚下建设占地16亩的福山夜市疏导点,引导城区占道经营的夜市摊点和流动摊点集中规范经营,维护城市文明的同时,也点亮了“夜间经济”……
创新模式助市民
每天早上六时,熙春路的“街长”曾令熙就早早来到这条全长近4公里的市内主干道执勤,3名队员交替换班,直到夜里十一时三十分。
2018年,邵武创新性地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由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担任“街长”,对城区主次干道经营秩序、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对占道经营、乱贴乱挂、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劝导、制止及查处。
“现在‘街长’不单单是执行管理任务,还要在执勤过程中服务好市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树好城管形象。”陈文俊说。
2020年12月7日上午,古城路“街长”在巡查时,发现一女子神情慌张,焦急地在寻找着什么。队员随后上前询问,得知该女子带了两岁多的孩子出来买东西,但在她买完东西后发现孩子不见了。路上车来车往,这么小的孩子走丢,后果不敢想象。队员立即发动古城路街长人员全力帮忙寻找,终于在熙春路口将孩子找到。
2020年12月9日早上,五一九路“街长”骈东飞日常巡查时,在昭阳新村突遇一起交通事故,一部小车掉头导致电动车车主避让不及,车主被撞倒在地。眼见车主挣扎无法起身,小骈急忙上前查看情况,发现车主是位年迈的老人。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后,骈东飞立即拨打120救援电话,120救护车赶到了现场,骈东飞又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
帮迷失的老人、小孩找到家人,捡到手机、保障卡归还失主,救助伤病人员……街长不仅管理着城市的市容环境,关键时刻还是群众的守护者,常常为群众服务。
“我们还邀请有公信力的社会阅评员,对城市门户网站上诋毁城管形象的帖子进行真相还原和事件点评。采取这些内外兼修的举措后,邵武城管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好了。”陈文俊说。2018年,他们的队伍还被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智慧平台查源头
2020年12月4日,综合执法大队接到举报,称城郊镇水尾村有人私自弃倒渣土。综合执法大队即筛查办理渣土处置证的运输企业,发现某公司车辆有异常情况,便在“建筑垃圾处置智能化监管平台”调阅其车辆三天的运输轨道,证实其不符合审核路线,存在擅自处置渣土行为。综合执法大队约谈了公司负责人和驾驶员,并做了记录。12月9日,对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要求对驾驶员进行内部教育、脱产培训,并罚款900元。12月19日,在“渣土运输源头管理群”进行通报。
2015年以来,综合执法大队弃土管理室不断完善建筑垃圾运输车整治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对城区所有在建工地采取定期检查和延时错时巡查的方式,确保建筑垃圾清运合法、规范,有效杜绝渣土运输过程中的“滴、撒、漏”行为。
2020年,大队在邵武市城管局带领下对全市6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进行走访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运输企业进行通报并下发整改通知。对城区17个在建工地,111辆平台运输车辆开展路段延时巡查月均20余次,实施行政处罚26次。同时,对交通事故频发、人群聚集、校园周边等重要路段和重点时段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力度。(刘建飞)
相关阅读:
- [01-18] 邵武西门社区:文明交通我劝导 志愿服务守平安
- [01-18] 邵武跃进社区:传递志愿精神 共建平安社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