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松溪古桥多
2020-12-17 16:48:3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闽北最长的古廊桥五福桥 松溪县是福建省唯一以树木河流命名的县,而桥梁是横跨溪河山谷的一种交通设施。旧版《松溪县志》曾记载:“松邑依山濒水,多籍桥渡以济……不以时修建,则民多病涉之患,故官民修创皆利于民,因详载焉。”据悉,旧版《松溪县志》所记载桥梁有79座。在2007-2009年度的文物普查中显示,松溪现存有37座古桥梁,且各有特色。 据史学专家介绍,37座古桥建于松溪城镇通往各处乡村的河流、溪涧、山谷上方,是松溪古代交通要道。古桥的建筑材料,一般就地取石木为构件,因地制宜、形状古朴,有单拱或多孔、平梁或伸臂平梁,桥面或覆以古廊屋,供祭祀民间信仰。 松溪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宋代金钢桥 现存37座古桥的历史,上溯于宋,下迄于清,品种有木构伸臂梁廊屋、木构简支平梁廊屋、石拱廊屋、石构梁柱等,对研究福建古代桥梁发展史及地方经济发展史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松溪县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为宋代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建造的“金钢桥”,至今已有886年的历史。“金钢桥”建在松溪县千年古村河东乡大布村,石桥跨度6米,河中间用青石交叉当立柱,由50厘米宽、4米长的青石板三条分两段,一边一条,另一边两条架铺而成。石板的侧面,至今还能清晰地看到当年的石刻:“资寿院知事僧宗尧抽己财造,绍兴四年癸丑仲秋庚申谨题”。 平梁桥为南宋古建筑,位于岩下村五里牌自然村。始建于宋淳祐癸卯年(1243年),为石构平梁桥。桥两侧桥台顶部向内叠涩,各出挑0.25米,石梁净跨3.1米,桥面用三块花岗岩条石平行架在用方石垒砌的桥台上。 乘驷桥又称七里桥,位于松溪县城通往茶平乡公路之左侧,横跨七里溪。始建于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后被水毁。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高洋村魏达捐资重建,取昔司马过桥题句 “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之意而命名。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建,后又遭水毁。1436年——1449年再次重建。桥用石拱,上覆桥厝。经数百年风雨侵蚀,桥厝虽毁,但石拱至今尚完好,可通行人。 清代古桥——花桥 此外,松溪还现存清代古桥34座,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位于渭田镇渭田村的闽北最长古廊桥——五福桥,因北岸桥头有八级台阶,俗称八岭桥。桥取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之意,属四墩5孔木梁廊厝桥。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清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83年复修。桥长109. 5米,宽5. 2米,东西桥门为牌坊式三层挑角结构。桥正中升起重檐翘角亭阁,桥内雕梁画栋。为松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位于花桥乡花桥村,为石拱廊桥。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清道光八年(1828年),光绪五年、三十四年先后重建;1984年重修。 回场桥位于松源街道西门村回场自然村的小溪上,原为双孔石拱廊屋桥,现桥面廊屋已毁。孔与孔之间有一船形桥墩,桥孔和桥面为长方形条石砌造,其余为长毛石垒砌,是松溪仅存的石拱桥。(魏农 文/摄)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