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建阳 > 正文

建阳:共联共建共行动 凝聚合力查人口

2020-11-06 17:28: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普查员在居民家中登记 黄杰敏/摄

东南网讯 11月1日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开启,建阳区两千多名普查员走入千家万户开展普查登记,这其中有一群特殊身份的普查员和志愿者只到晚上和周末才在大街小巷和各居民小区中穿梭,显露出他们的身影。

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建阳区早谋划、早部署,发挥“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作用,运用好联建单位力量,深化“党建+网格”模式,安排66个联建单位包干100个普查小区普查任务。

为做好此项工作,在人普培训开展前阶段,建阳区各共建单位就选派好联络员到社区报到,受聘为普查员或指导员参加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向各单位志愿者进行再培训讲解。同时由各单位指定普查员主动到共建社区认领普查小区任务,该普查员与志愿者将包干完成认领普查小区的全过程普查摸底、登记任务,初步统计各社区共建单位约有200多名行政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利用周末及晚上时间作为普查员及志愿者直接参与到人口普查工作中。

“您好,我是南阳社区人口普查员。”11月3日晚上8时15分,建阳区生态环境局派驻南阳社区的普查员黄星辉佩戴普查员证件、脸上挂着微笑来到位于水岸名都一期小区1栋三单位进行入户登记,不一会儿门就打开了,住户苏先生热情地迎接了黄星辉。苏先生家共有五口人,情况也不复杂,仅仅用了15分钟,再加上有了上一次摸底的基础,黄星辉很快顺利完成了工作。

“最开始入户摸底时,觉得普查工作很困难,小区不熟悉,居民不认识,工作不熟悉。”第一次担当普查员的90后小伙子黄星辉说,“小区里流动人口不少,在前期摸底阶段,常常遇到敲不开门、找不着人的问题,着实很让人苦恼。”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没有退缩,想尽办法,全力以赴将这项工作做好。他明白,要想又快又准做好人口普查,“入户功课”十分重要。因此,在上过普查培训课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普查业务水平,他还向自己的普查指导员求教,加强学习普查业务知识和入户调查技巧,如细致耐心的入户问询方式和入户调查现场的灵活、机动、应变、复杂情况的处理,以及现役军人、住校学生、死亡人口、外籍人口等特殊案例的登记方式等。

“从一开始的陌生、不信任,到现在小区居民看到我常常会挥挥手、拉家常,我和居民的关系更近了,现在有的居民看到我还会笑着问,为什么来做普查员”。黄星辉笑着说,“我们不是社区工作者,居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身份都很好奇,也更配合了。”

据南阳社区主任吴利利介绍:“这次共建单位在人力上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社区力量单薄,有了共建单位的支持,很好地充实了我们社区的人口普查工作队伍力量,让我们社区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自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建阳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年轻干部、党员主动请缨,加入联建小区普查工作,个个变身普查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用执着与坚守、辛勤与汗水谱写了一曲最精彩最动听的奉献之歌。

“大妈,我来做人口普查了,占用您一点时间,打扰了!”建阳区人民法院派驻北门社区15-19小区的普查员刘晓倩微笑着对小区居民说。

建阳法院承担潭城街道北门社区5个普查小区任务,为了做好此次人口普查工作,建阳法院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凝聚全院党员力量,攻克各类普查难题,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原则,实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效果。截止6日8时,北门社区第15、16、18普查小区入户登记进度分别为47.8%、51.4%、80%,分别高出全区平均进度(42.2%)5.6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37.8个百分点。

“为了提高普查效率,我们这次安排5个专职普查员,外加45个党员志愿者,分成16个普查小组,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开展登记工作,全力以赴助力建阳区人口普查工作。”刘晓倩介绍说。

这群特殊的普查队伍既提高了建阳区普查员整体素质,又为高标准高质量夯实人口普查工作打好基础,全力以赴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邓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