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社局抓实落细“六稳”“六保”工作
2020-10-19 09:16:2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筑牢社会稳定之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南平市人社局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放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致力创新,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提升就业服务、强化社会保障,在抗疫大考中彰显“硬核”担当,倾情书写让群众满意的人社“答卷”。
“人社专员”下沉一线——帮扶更精准
“建瓯市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招聘需求巨大,普工、统计专员、机修工还有70人的缺口。”
“湛卢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为出口,现因国外疫情影响,产品出口困难。”
“福建安顺变压器有限公司反映企业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
“圣农集团大部分外地老员工返工受阻。”
……
在《疫情防控期间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问题责任清单》表格里,挂点服务企业的“人社专员”详细地记录着帮扶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和跟进解决的进度。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今年2月,南平市人社局深入推进“机关联企业”服务机制,率先在全省开展“人社系统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季”活动。市、县两级人社部门联动,百名人社干部担当起“人社专员”角色,下沉企业帮扶,深入摸排了解疫情期间企业在复工复产、返工缺工、人才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加快推进企业服务由“被动申请”向“主动适配”模式转变,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政策推送、企业诉求、专员答疑……一条条交流信息在人社部门组建参与的11个机关联企业微信、QQ群,县市、市属三大园区工作平台内频繁更新。
“企业用工短缺,我们就利用资源,全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企业需要防疫物资,我们就主动对接物资保障部门,请求协调;企业对新出台的惠企政策不了解,我们就统一收集政策,制作成简单易懂的信息,定期推送给企业……”挂钩福建南平铝业的“人社专员”郑思华细数着各项帮扶企业举措。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季”活动开展以来,南平市人社局所有业务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迅速行动,与市属三大工业园区81家企业结对,帮扶企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通过实行“政策找人”,优化惠企资金申报发放程序,加快奖补减免资金兑现进度,帮助企业兑现各类惠企稳就业资金1.56亿元。其中,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请、快发放”模式,为全市2810家企业提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602.96万元;
提供“点对点”服务保障,对接云南、贵州等省外劳务输出地,帮助圣农集团联系专车,派出员工包车101辆,接回吉林、云南、贵州、江西等地新老员工2580人,招聘新员工5000余人;
依托平台资源,开展135场线上线下招聘,帮助企业发布近13万个(次)招聘岗位数;
宣传“调解为主、处罚为辅”劳动关系调处机制,鼓励员工与企业共渡难关,成功调解109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
深入结对企业项目部,主动向已评选为“无欠薪项目部”的项目宣传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政策,成功指导22个项目使用保函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540余万元;
……
“务实,温暖,可靠,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帮扶很实在,大家的干劲都上来了。”“真的是‘保姆式’的服务,我们非常感动。”在“市政企工作微信群”内,“人社专员”的真情服务,收获了企业主的频频点赞。
“云端桥梁”无缝对接——服务更快捷
“现在管理类、技术类人才很难招,‘云视讯’帮了我们大忙。”日前,福建省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云视讯”视频招聘平台上成功招到了急需的管理类人才,公司招聘负责人任家清喜出望外。
“云视讯”是疫情期间市人社局与中国移动合作,创新推出的我省首个针对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网上视频招聘平台。
“求职者通过手机报名,登记个人信息及岗位偏好,平台精准推送符合条件岗位的企业信息,双方通过平台视频功能进行面试交流。”南平市人社局人事人才中心主任陈冰介绍,今年2月19日,南平市率先在建阳举办了省内首场“云视讯”线上视频招聘活动,当天391名求职者在线面试,182人达成就业意向。
“云端桥梁”,实现了用工企业与求职者的“无缝对接”。数月来,“云视讯”线上视频招聘平台为2204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8.85万个,分批分类精准推送岗位信息200万条次,达成就业意向1.15万人,招聘成效超出预期,得到了用人单位、求职者的认可。
为了让就业信息更加便捷、快速推送给求职者,人社部门还创新推出抖音招聘的新招。
“‘环境差、工作累’,这是大家对竹木企业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招聘成效。”福建百丰竹业负责人面对用工短缺显得有些无奈。
了解到百丰竹业的困难后,建瓯市人社部门启用抖音招聘的方式,对企业生产、销售及文化情况进行了为时两天的实况跟踪拍摄与剪辑,并通过官方抖音账号向大家展示企业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环境。
“抖音招聘视频才播出三天,我们就收到了许多求职简历。”百丰竹业负责人难掩兴奋,“这种新颖的招聘方式,不仅有利于企业招聘,也有利于企业宣传。”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市人社局不断探索服务创新——
打造“互联网+人社”网上一站式办事大厅,实现社保补贴申领、失业金申领、见证补贴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等业务全程网上办理;
开通手机“便捷找工作”求职功能,帮助求职者快速就近精准匹配企业岗位;
开辟社保退费“绿色通道”,通过大数据系统比对,对经核对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提供“免填单、免申请”服务,“不见面”办理退费,累计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57654万元;
依托“南平市人才网络培训平台”新增企业培训板块,为长富乳业等68家企业开设线上岗前培训专班,培训12086人次,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视频,发放培训补助147.3万元;
……
创新一小步,服务一大步。一系列贴心举措,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雪中炭”,更加坚定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增量提质”拓宽就业——保障更有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企业运营、经济建设,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疫情冲击之下,如何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市人社局使出“十八般武艺”,紧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增量提质,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作为应届毕业生,疫情对我的就业信心影响很大。”今年从泉州师范学院毕业返乡的小宋一度为找工作犯愁。“没想到今年南平事业单位计划招聘900多人,而且有97.5%的岗位应届高校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不少岗位还只限定应届高校毕业生,真的感觉到了家乡对我们毕业生的厚爱。”小宋愉快地报考了事业单位。
“今年我们还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就业见习等计划,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市人社局人事人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计划招募95名省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84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招募45名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依托市属6家国有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正式、见习、实习岗位167个,积极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
除了大学毕业生,贫困群体也是人社部门倾心帮助的重点群体。
“多亏了人社局,把我的岗位聘用日期延长到了年底,帮我渡过难关。”得知自己的公益性环保岗位可以延期,浦城县仙阳镇上洋村的贫困户杨海勇舒开了愁眉。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一。
今年2月,南平市人社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增加乡村公益性岗位数量,落实好已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延续政策,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同时,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对象、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等特点,打造扶贫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创业项目、“互联网+”等五个就业载体,为贫困劳动力就业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五个就业载体的基础上,探索制定了‘五个一批’机制,巩固精准就业扶贫成效,帮助贫困劳动力18564人实现就业,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100%就业。”市劳动就业中心副主任施林超说。
以赛促新,以创新促就业,是市人社局全力保就业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9月14日,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福建赛区省级选拔赛上,我市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福建顺昌谢范生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获得专项赛扶贫组二等奖、福建顺昌潘绫莹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获得主体赛创新组三等奖,填补了我市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省级选拔赛上的奖项空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业的信心。
“我们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茶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设立企业自主人才评定试点等方式,在打造全链条人才生态上引育新品牌。”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希望通过多种创新方式,挖掘培育本土优秀创业人才,激发创业热情,以创新带动就业。
“服务没有休止符,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人社局局长陈衍禄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干部以练兵比武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技能强、服务优的人社业务骨干,在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技能练兵比武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公共就业“服务能手展示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服务水平,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抓实落细“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群众满意、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汤文娟 包翔)
相关阅读:
- [09-17] 建瓯市人社局开展初级和中级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
- [09-16] 浦城县人社局:强化人才支撑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