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电力 > 新闻中心 > 正文

浦城供电吴存旺:心系帮扶对象 助力摘帽致富

2020-09-04 16:08: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吴存旺为吴伙民送去了锥粟栽培书籍。李义友 摄

当天,吴存旺详细了解了吴伙民的家庭情况,他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出嫁。家里有10亩锥粟山,由于管理不善,收入低。我想:能够帮他脱贫致富有只有在锥粟上下功夫。这个村种植锥粟300年的历史,每年到了“白露”时节即会成熟,当地叫锥粟为“白露子”。

吴存旺那天回到供电所后,跟同事借了一些钱,自己取了一部分凑齐了5000元,第二天清晨赶到吴伙民的家。当吴伙民捧着这些钱时,感动得差点就要下跪,吴存旺一把扶住他说:“你儿子去读书后,你就安心在家搞锥粟种植,我会全力帮你的。”

从此后,吴存旺经常来到吴伙民家,通过进一步的接触,他发现村里的种植户对锥粟生长期如何防治病虫害以及成熟期如何护理这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此外,锥粟成熟采摘后,村民普遍采用人工脱壳锥粟,有时为了赶销售只能请人脱壳,成本每斤0.5元,每天只能脱壳200斤。吴存旺问吴伙民,为什么不用电动脱壳,他告诉吴存旺说电压低。

吴存旺(中)在吴伙民的锥粟山上勘察现场,准备抽水线路。李义友 摄

吴存旺把村民缺乏种植技术与该村供电半径过长,导致末端电压低的问题写成书面报告,向供电所所长汇报,所长向上级领导反应,该公司对扶贫工作一路绿灯,马上行动,邀请市县农业部门专家分批分次在水尾村举办培训。专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在冬季时播“补底肥”,春天洒“保果肥”,如何防治病虫害,防掉果,并引进新技术“亩地嫁接”“雌雄搭配法”。新的嫁接法把锥粟树苗的产果期由原来的10年提前7年,3年即可产果,极大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根据水尾村村民生活、农产品生产、加工特点,我们公司投资400万元对水尾村4.3公里的低压线路主干线及分支线、接户线进行改造,新增2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改造原200千伏安配变1台,合计容量600千伏安。

电压足了,吴存旺鼓励吴伙民购买电动脱壳机,这是水尾村的第一台脱壳机。2017年9月20日,正式脱壳的第一天,村里其他种值户围在机器旁。吴存旺为电机接通了电源,吴伙民把采下来的锥粟倒进了脱壳机后,按下开关,只见空壳从传送带上飞滚而下,另一个出口则流出了一个个浑圆结实的锥粟,仅1个小时脱壳200斤,完成以前要1天才能完成的产量。

脱壳机的成功生产,轰动了水尾村,其他贫困户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向吴存旺咨询买脱壳机的事,他现场表示一定大力帮助,统一登记进行团购。

那天傍晚,吴伙民悄悄把吴存旺拉到一旁说:“这个机器太好了,我计算过,成本每斤只要0.2元,今天我还帮其他村民加工脱壳,真没想到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轻松赚外快。”

吴存旺说:“用机器脱壳成本少,速度快,你的那点锥粟一天就加工完成,必须扩大种植,提高产量,这样才能赚大钱。”

听了吴存旺的建议,吴伙民果然扩大了种植面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有一天吴存旺在水尾村宣传栏张贴锥粟栽培技术画图时,他气喘吁吁赶来问:“我有部分在高山的锥粟遇到干早时,水抽不上去浇灌,靠人工挑水上山几乎不可能啊,有办法把水抽上去吗。”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