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建阳:脱贫闯新路 致富“父子档”

2020-08-24 08:59:1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育苗、锄草、喷灌、采摘……昨日,建阳区童游街道童游村南山自然村村民杨国涛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活着。“我今年种了辣椒、葱、姜、上海青等4种大棚蔬菜,直接供应到我儿子开的火锅店里,量走得很好。”杨国涛喜滋滋地说。

今年67岁的杨国涛是四川遂宁人,1983年才到建阳和妻子谢福英结婚成家,由于妻子患有精神障碍且身高仅有1米,家里收入主要靠老杨种地维持,生活拮据。2013年老杨家被评定为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户。

“从前我种两三亩地,都是看天吃饭,收成不能保证,效益也不高。”老杨说道,生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在童游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他向上级部门申请了3000元蔬菜大棚建设帮扶资金,建起了自家大棚。

有了大棚还要有技术。在街道三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指导下,老杨学会了平整土地、合理搭棚、蔬菜选种、调控温度等种植技术,种下了第一批大棚蔬菜。村里的农技员对老杨家的蔬菜大棚也格外上心,不时来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指导病虫害防治。

这一年,老杨的蔬菜种植收入从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了20000元,顺利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还要奔小康。”这是扶贫干部对老杨家的期望,也是老杨父子俩的愿望。

原先因家庭贫困,老杨的儿子谢阳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学习烹饪,之后当了六年的厨师。老杨会种菜,儿子有手艺,父子俩一合计那就开家四川风味的餐馆吧,也可以把自家种植的蔬菜直接供应到餐桌上。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21岁的谢阳回到了父亲的家乡四川,学习正宗的川菜烹饪手艺。经过近两年的磨砺,2019年10月,学成归来的谢阳开起了火锅店,老杨则将自己种的蔬菜、养殖的鸡鸭直接供应到店里,实现了自产自销。

扶贫先扶志,想要脱贫致富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读书不多的老杨却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每天清晨,他总是先到地里忙活,将店里需要的蔬菜采摘下,清洗干净,再按儿子列出的清单到市场采购食材,下午三点左右到店里帮忙,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休息,而店则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打烊。虽然很辛苦,但是父子俩乐此不疲。

今年受疫情影响,火锅店停业了一段时间,为了维持店铺,谢阳向亲友借了一万多元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店面租金,这让刚开始创业的老杨一家倍感压力。街道扶贫干部了解情况后,多次入户并帮助申请到各类补助资金6500元,让老杨父子俩吃下了定心丸。

店在,希望就在。复商复市后,店里以外卖、堂食相结合方式经营,生意逐渐好转起来,现在一天营业额最高能达到2000元。最近,谢阳给家里安装了一台过滤净水器,这样父亲从地里回来马上就能喝上温水。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八月中旬,老杨家的第二家火锅店也开业。

菜地蹚出脱贫路,火锅开出致富梦。老杨说,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一定能够越过越红火。(邓雪 朱丽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