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第一医院抗疫夫妻档:不同战场,一样冲锋
2020-04-14 11:36:1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7日,在武夷新区南平大剧院,南平市两批支援湖北战士,27位英雄儿女,平安凯旋。
白衣战士王晓莹是其中一员。她身披绶带,手捧鲜花,走下大巴时,一眼便瞧见了在人群中迎接她的丈夫黄建光和5岁的儿子,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分别40多天,分别奋战在不同战场的夫妻俩终于团聚。
这对“抗疫伉俪”都是建阳第一医院的医生,妻子王晓莹是感染科主治医师,丈夫黄建光是消化科主治医生。疫情来袭,夫妻俩相约要在各自的战场上拼尽全力,践行医者的初心与使命。
王晓莹:“支援湖北虽辛苦,但温暖与感动更多。”
2月18日,作为福建支援宜昌医疗救护队的队员,王晓莹奔赴湖北战“疫”前线。
经过几天培训、学习、练习,考核过关后,2月21日,王晓莹在湖北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上岗。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前,我有些紧张,但真切接触到患者后,害怕的心情便很快缓解。”王晓莹说,队友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穿脱防护服时都相互指导、严格监督,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医治病人。对于当地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南平市的医护人员未曾接触过,因此不会使用,王晓莹便和队友利用下班时间,向当地医生学习。“一开始,虽然我们队友间比较陌生,但大伙儿心往一处使,气氛融洽。”
王晓莹所在的病区主要接诊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患者病情虽相对稳定,但有不少患者出现全身多脏器损伤,因此经常需要综合多学科医生进行会诊。“我们队员间建立了一个会诊小组的微信群,及时交流探讨患者病情。我是西医出身,不熟悉中医药处方,便积极向同事、前辈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王晓莹说。支援湖北期间,一位患者阿姨,两次肺部CT没有进展,而王晓莹和队友接班那天,患者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的情况,在给予适当退热、保胃治疗后症状仍未改善,经过一系列检查,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初步判定是G-菌感染性休克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王晓莹及团队一直盯住病人的病情变化,指挥抢救,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终于抢救成功,患者转ICU后,他们继续随诊,直至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很感谢我们对她病情的重视,而这归功于我们整个团队的团结协作。”
支援湖北工作虽辛苦,但温暖与感动更多。还记得三八妇女节那天早上,王晓莹与队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到达医院。下车时,医院领导和同仁们手持郁金香早已等待在一旁,为每位女队员送上一束花、一份礼物,道一声“节日快乐”。3月16日那天,是王晓莹生日,晚上,她意外收到了所住酒店给她准备的长寿面和生日蛋糕。“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当地仍不忘花心思,在每一件小事上关心关爱我们,我们很感动。”她说。
黄建光:“我在后方护好小家和大家”
“身为医务人员,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去前线作战是份荣耀,我支持她。”对于妻子支援湖北一事,黄建光说,“当初,得知市里将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他和妻子都写了请战书,也都参与过相关培训,随时作好了支援湖北准备,后来她被选上了,我为她高兴和骄傲。”
妻子支援湖北冲锋在前,黄建光在后方同样奋战于一线。黄建光是建阳第一医院消化科的主治医生,春节至今,他坚持在岗,照常门诊、查房、值夜班。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患者,该患者头晕、发热,经过血常规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医院技术条件有限,需将患者紧急转往上级医院,黄建光便不辞辛苦,随120急救车将患者转送至上级医院,并积极协调好患者的转诊事宜。“如今,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就诊患者剧增,我们科室的住院病房都基本住满了,压力不小。近期,科室恢复开展胃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我们将全力以赴为患者服务。”黄建光说。
工作之余,黄建光还要“分心”照料5岁的儿子。“妻子支援湖北期间,儿子都由我岳母带,她很辛苦。我下班后,也想着尽可能地分担她的压力。”黄建光说,有时儿子不理解她妈妈的工作,他便和儿子一起看电视新闻,告诉他妈妈就在那里的医院打“怪兽”。有一次,为让儿子开心,王晓莹临下班准备脱隔离衣防护服时特意在手套上给儿子写了一句话,告诉他,妈妈永远爱他。儿子在外婆的手机看到妈妈传来的图片后,很是开心,还特意画了幅画表达对妈妈的想念。
如今,支援湖北归来,王晓莹稍作休整,很快又将穿上白衣战袍,像丈夫黄建光一样,继续守护着当地百姓的生命健康。“身为医务人员,我们理应往前冲。”他们说。(徐陆锋 谢富珠 文/摄)
相关阅读:
- [04-07] 武夷山公立总院抗疫夫妻档,今日又团圆
- [02-24] 延平大横镇:夫妻并肩、父子齐心、兄弟齐头战疫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