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延平:27朵铿锵玫瑰绽放别样风采

2020-03-08 03:35:2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延平区疾控中心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集体,39名干部职工中就有27名女同志,平均年龄达45.7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们用扎实的业务、务实的作风,为全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病大堤”。

一声令,一声到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凌晨时分,延平区疾控中心主任周新明向大家发起紧急召集令,全体人员取消春节假期。当天清晨,延平站、延平东站、延平西站、汽车站纷纷出现了疾控人的身影,坚守各车站监测点。大年三十晚上,正当大家举家团聚的时候,中心赵阳红、陈秀贞两位女科长主动请缨,前往延平西站为下车乘客测量体温,两盒泡面成了她们最独特的年夜饭。

为了做好关口前移工作,疾控中心再次派出流调组2人前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天候待命,以确保第一时间对发热留观人员开展“预流调”工作。流调小组中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陈元金接到任务时,二话不说,迅速整理好随行的衣物,前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驻点。而另一名女同志余文英也在一线坚守。她的丈夫为下派村支书,在此次防疫工作中一直驻守乡镇,夫妻俩难得见上一面,家中84岁的婆婆只好交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照顾,夫妻俩只能抽空通过电话询问家中情况。中心副主任丁景昭得知她家的情况后,问她需不需要换人接替她时,她拒绝了,她说:“没关系,工作第一位,我还可以坚守!”她们这一坚守便是大半个月。

疾控中心还有一项工作十分重要——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确保采集样本和各大医院发热病房、感染病房等处收集的样本能及时送检,检验科各位女同志一刻都不敢松懈。

“休言女子非英物”,年纪轻轻的应丹华业务经验丰富,不仅主动担当起防护用品穿戴、采集样本和后续消杀的指导工作,还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家住很远的李华,因为交通不便,只能让丈夫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地接送,明年将退休的她,总想着多照顾年轻一辈。家人都在异地的叶福英,常说“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总在岗位坚守到很晚才回家,睡眠不足的她却还处处为队友着想,偶尔闲暇,也总是主动准备和整理物资,不但冲锋陷阵,还为队友们做好内勤工作。孩子还在哺乳期的叶芳,常常因为加班没能及时喂养孩子,但她任劳任怨,每当任务需要时,她也总是克服困难第一时间赶到。夫妻都是医务人员的吴文婷为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战工作中,把孩子送到异地。

面对困难和风险,检验队伍没有一人退缩胆怯,危难之际争相冲锋在前,不分昼夜,穿行在夜色里,守护一方平安。

人心齐,共抗“疫”

区疾控中心的后勤人员秉承着踏实的办事精神,始终坚守在后方,让一线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无后顾之忧。中心工会主席徐良珍,身兼数职,她一直都是中心妇女队伍的领头羊。疫情防控期间,她吃住在单位,办公室放一张简易折叠躺椅,无论多迟,她都等一线人员安全回来后才小憩一会儿。她对后勤人员说:“我们虽不像流调、采样、消杀人员那样直面病毒,但在疫情面前,我们要更努力地站好岗、担好责,全力以赴做好抗击疫情的坚强后盾”。她穿梭于各科室,关心爱护每一位职工,帮助她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还有一对后勤姐妹花,姐姐杨敏是中心的财务科科长,刚做完大手术不足1个月的她,在疫情一级响应开始,就顾不上虚弱的身体,第一时间回到岗位,在防疫物资告急的时候,她一刻不停地联系厂家,寻求消杀制剂和防护用品的采购渠道。她总说:“多一件防护服,就能多流调一个病人,就能少一分风险。” 妹妹杨华主动承担应急物资的仓库管理,照顾起一线人员生活起居,常把爱心送到一线人员手中,及时分发爱心人士捐赠的蛋白粉、水果、蛋糕等物资,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心温暖的大本营。

上报“快、准、实”的疫情报告,为政府精准决策提供依据;把电脑、电话、传真作为战斗的武器,扛起抗“疫”的使命,这些成了中心信息小组成员们的常态。她们日夜留守岗位,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同时,面对每天近百个群众电话,有的是对隔离时长的投诉,有的是对小区封锁的抱怨,有的是倾诉害怕恐慌的情绪……中心信息组的人员都要耐心解答,诚恳安慰。她们还通过公众号、讲座、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新冠肺炎的科普内容,传递科学的防控知识,疏解群众的恐慌情绪。

“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是疫情防控最强大的武器,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 周新明肯定地说,在此次“疫”线上,这束“铿锵玫瑰”成了最温暖感人的风景。(赵阳红 胡雪婷 邱游惠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