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严守“三关”战疫情
2020-02-19 16:37: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在国道528线闽浙省界政和岭腰检测点,工作人员在登记信息。 阮倩敏/摄
东南网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政和县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践行廖俊波精神,众志成城,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全链条筑牢防线,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把好路政关,上万人,人人过检
交通运输作为防范疫情的第一道关口,对防止疫情输入和阻断疫情蔓延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和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1月25日,县交通检疫组在岭腰省际交界处设立检测点,当晚7时投入使用,同时安排三班人员轮流值班。1月27日13时起,除出租车外,全县城区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及其他长短途客运班线暂停运营,禁止外籍营运性客运车辆进入政和县。随着形势的变化,又新增两个高速出口、星溪至松溪、镇前至周宁、澄源至寿宁等交通疫情检测点,全县交通防疫检测点增加到7个。
政和县总医院在培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刘永锋/摄
疫情防控期间,各交通防疫检测口领导带班严防死守,执勤人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入政和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消毒,确保每一辆外来车辆和每一位进入政和的人员符合检查标准。截止目前,全县交通防疫检测口共检查车辆6130辆,人员10384人;劝返车辆1915辆,人员3310人,有效阻断了疫情输入。
把好诊疗关,“健共体”,共防联诊
防控疫情,政和有一支冲在疫情最前沿的队伍,他们就是以政和县医院为龙头、由中医院和10家乡镇及社区分院为枢纽组成的紧密型“健共体”,近千名“战士”始终坚守一线,夜以继日与“魔鬼”作战。
打好阻击战,要知己知彼。政和县总医院第一时间抓培训,1月21日下午,政和县总医院召开了疫情防控培训会,“健共体”成员单位负责人、县医院医护人员110人参加培训。紧接着,正月初一晚上,政和县总医院召集“健共体”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连夜召开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部署和安排会,把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政和县医院隔离病房内,护士在为患者挂瓶。 李福礼/摄
政和县医院整合专家组力量,调配精干力量充实县级预检分诊台,细化和规范预检分诊、快速会诊、集中观察等流程,确保发热患者能够在3小时内,通过预检分诊、专车护送,直抵县医院就诊。完成2间负压病房建设,改造普通病房22间,持续提升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能力。
机关联村居,政和县融媒体工作人员到社区巷口执勤。 曾大龙/摄
各乡镇(街道)、村(居)干部和各分院及村医联手对湖北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登门进行逐个排查,排查出湖北返乡人员532人,其中武汉返乡346人,对他们及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进行居家隔离,医务人员每日上门两次进行体温测量,随时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全力阻断传染源。
把好村居关,固网格,内防外控
凤嘴社区三弄劝导点值班人员在给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刘永锋/摄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政和县坚持群防群治,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人员管控全覆盖。该县以村(场)为单位,组建一支联合队伍,通过“党组织+5支队伍(即党员先锋队、村居服务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队、机关联动队)”,形成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合力,目前已组建联合文明劝导队685支8736人,设立党员责任区388个,2041名党员包户3510户,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重点加强摸排、管控、宣传、劝导等工作。对湖北(武汉)、温州返乡人员实施一对一管控模式,在赠送防护口罩、定期测量体温、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实行“一人一盯”制度,确保管控到位。以街巷为关口,在每条街巷推行“街巷长”负责制和机关单位共建,城区9个小区、105条巷弄全部安排县直单位结对共建,每个劝导点安排机关干部、小区群众等轮流值守,对所有外来进出人员、车辆进行过筛式、梳篦式排查。以家庭为单元,实行居家隔离,建议全县居民从2月3日至2月16日,居家自我防护14天;每户家庭(居家隔离家庭除外)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上街采购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疫情防控需要,生病就医,在农贸市场、超市和药店上班外,不得外出。实行便民服务,组织义工联、青年志愿者、巾帼服务队、党员干部等力量,为有购物需求的隔离人员、孤寡老人免费提供“帮买帮送”服务。
在政和高速口,工作人员在引导车辆。 阮倩敏/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头等大事,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说,“同时,各部门要加强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主动为企业服务,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曾大龙 陆雄斌)
相关阅读:
- [02-18] 政和竹企业有序复产
- [02-18] 政和:把好交通疫情防控“第一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