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延平:有一种底气叫家门口能诊疗

2019-12-24 18:28: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家庭医生签约 陈涵/摄

东南网讯 12月20日清晨,家住延平区南山镇桐坑村的陈大爷照例路过家门口的村卫生所,他没有像过去一样搭乘早班的乡镇公交到镇里的卫生院去买药。往常即使不愿往返跑,他也不得不去,镇卫生院有医保报销。

12月18日,延平区总医院党委书记黄永祥代表延平区总医院将一项医疗“大礼包”派发给全区广大村民。“元旦前后,全区187个村级卫生所医保报销终端将实现全部开通。延平村民在家门口的卫生所,就可以享受到报销医保的服务。”

12月20日,这个“大礼包”就来到了桐坑村卫生所,陈大爷再也不用往返跑了。

不愿跑冤枉路,却不得不去?这是过去基层医疗短板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患者更省心、就医少烦忧?如何打通医改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医改实惠带到城乡居民的家门口,延平区正摸索着运笔答卷。

医保报销终端进乡村

“村民在村卫生所可享有每年200元的门诊报销,而许多慢性病参保患者在村卫生所拿药就可享受‘即时报销’的便利,不用特意跑到镇上或城区。”延平区医保局领导介绍说,医保结算系统安装到村,医保参保人员持医保卡就可以在卫生所看病结算,不用因为医保结算问题,而离开所在村(居)到其他地方看病买药,方便就医取药,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为了让居民少跑腿,不跑腿,家门口就能报销诊疗。延平区以“健共体”建设工作为主要抓手,采取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做强延平区总医院、开通云巡诊、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等种种措施,下沉医疗资源,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不仅有家门口的医保结算,还有逐步完善的家门口诊疗。

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在延平区总医院王台分院,乡镇医院与延平区总医院的信息互动已成为常态。一根网线将这两家医院紧密联结在一起,屏幕这边是延平区总医院的外科专家,屏幕那边是乡镇医院的医生和患者,两地相隔几十公里,却又是咫尺之间,通过视频会话和电子资料传输,乡镇医生和总院专家深入讨论病情,为患者进行会诊并制定治疗方案,让信息代替患者多跑路。

“家庭医生通过全方位、连续性、可及性的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补足了社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的短板。”延平区卫健局工作人员小曹说。目前,延平区共组建132个家庭医生团队,与辖区内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康复用药指导等服务,担当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水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为例,帮笔者算了一笔账,65岁的王大爷腿脚不便患有糖尿病,王大爷的家庭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档案,每年定期对其进行免费血糖检查,并为王大爷提供相关医疗指导,王大爷还能定期领取到降血糖的盐酸二甲双胍片,该药每天需要服用,一片0.5元,一天6片,一个月王大爷就能节省90元。

“八统一”构筑共享服务

在整个改善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作为“健共体”建设工作龙头的延平区总医院,联通着整个环节。延平区总医院实行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医疗业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管理、统一集中采购管理、统一信息化建设管理、统一医保预付管理等“八统一”管理;各乡镇(街道)分院引导实施村居卫生所的设施建设、村医配备、业务管理、药品医用耗材管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信息化建设、医保管理等乡村一体化建设,便捷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服务,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比如,延平区总医院的闲置设备、设施流转到急需的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所有医疗资源实行共享,实行检查和检验结果互认;落实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制度,实现药、价上下一致;设立区、乡、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等。目前,延平区15个乡镇卫生院、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影像远程会诊、心电远程会诊互联互通建设。

举个例子,村民李阿姨在村卫生所检查出的B超结果,到延平区总医院同样有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挂号、重复再检,浪费相关费用和时间。而且李阿姨的诊疗记录与延平区总医院互联互通,专家在互联网上就可开展远程会诊,让李阿姨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据悉,下一步,延平区将积极对接南平市级“健共体”数据中心,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数字化诊疗体系,交付乡、村两级运营使用微医集团配置的云巡诊车、云巡诊包,全面提升区域大病、慢性病和常见病的诊疗能力,降低外转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解决病人纳入按病种付费和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让患者跑腿的距离和次数大幅减少,让基层就诊成首选意愿,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让家门口能诊疗,好诊疗、便宜诊疗成为生活在这座宜居城市的延平人的又一种底气。

半个多月前,正在举办全国首届郊野钓鱼大赛展现出新活力的樟湖镇,也迎来了新鲜的医改“红利”,配置了7大项53小项体检项目,具有全套体检功能的“云巡诊车”在该镇村民的家门口开始了试巡诊,所有检测设备都可以联网传输数据,实现资源共享。(练剑青 陈涵 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