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民生 > 正文

福建林职院:发挥培训基地优势 让科技成果辐射百村千户

2019-11-26 16:43: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记者 陈艳 通讯员 于晓宇 陈蕾羽)深秋的一天,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有着“绿色金库”美誉的闽北大地。在延平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点——福建昊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苗木基地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黄梓良、园林系主任黄华明、党总支副书记陈剑勇一行正在进行考察调研,并与福建昊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忠、总经理吴志伟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揭牌。

“公司刚成立时,仅有苗木基地1000多亩。福建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帮助公司解决了在绿化大苗培育大苗移植和改头换种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今公司苗木基地扩展到2136亩,引进培育美国红枫等20多种珍稀树木和几十种常用绿化苗木。”吴志伟介绍说,“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共建,校企双方进一步精诚协作,充分发挥学院科特派团队的技术服务力量,提升在校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发挥专长,实现了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南平市是我省最早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地区,延平区的王台镇溪后村被称为“中国科特派第一村”。福建林职院是省内唯一的林业职业院校,地处南平市延平区,深入贯彻执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专业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肩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近年来,福建林职院科技特派员奋斗在服务“三农”一线,把技术带到田间山头,把创新带到阡陌间,力争让成果辐射到“百村、千户、万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学院扎根闽北大地办好林业教育带来了机遇。

改变结硕果 喜悦写在农民笑脸上

艳阳家庭农场位于延平区洋后镇,林景扬大学毕业后接管了农场管理。由于不懂科学种植,他按照父亲传统的那套办法,长年累月农场桔柚的树冠过大交叉,出现开花链、结果链变少等问题,导致农场15亩桔柚每亩产量才4000斤,经济效益低,收入一直不高,有时甚至辛苦一年还赔钱不少。为了解决问题,福建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每隔10到15天就到现场指导一次,建议农场将桔柚进行移植。起初,林景扬父亲并不同意:“你们这些专家有实地经验吗?种了十七八年的果树怎么能说移就移呢?”于是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想了个办法,农场桔柚一半移植,一半保留原样,一年后用产量说话。一年后艳阳家庭农场桔柚产量首次突破25万斤,产值达70万元。盘算了收成账,一年下来增收50万余元。“丰收了,丰收了!”林景扬父亲这下可服了这些专家,立马将桔柚全体作了移植。看到艳阳家庭农场在林职院科特派团队的指导下产值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乡亲们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纷纷联系林职院,2018年年底,有近10户农户特地多次到校表示希望学校能够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他们。“有大专家做我们的指导,一定能赚钱。”延平区绿果缘种植合作社刘师傅朴实无华的话语里包含了乡亲们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望,对丰收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渴望。

技术送田头 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把现代农林业科技送到村民家里。”林职院院长刘文开说,2018年,学院从特色种植、花卉栽培、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选拔48名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与科技推广64项,闽北超过6万人获益。今年学校教师有106人申报科技特派员,让科技成果辐射到“百村、千户、万人”,推动农林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林职院科技特派员按照农村企业的生产生活规律,制定各种灵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深入到对接企业和农村,充分利用圩集和各类群众集聚等场所,采用实地操作、个案分析和面上指导等方式现场开展林业知识普及、实用技术讲解和实操方法示范。在田间山头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手把手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将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倍受村民欢迎。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