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全面治理城乡居民住宅消防安全隐患 严防“小火亡人”
2018-11-22 16:41: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东南网讯(通讯员 王缨)为坚决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日前,建瓯市全面开展城乡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为确保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安委会出台了《建瓯市城乡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治理内容和具体要求。此次治理工作以居民住宅、农村村落、群租房、木屋毗邻区、城乡结合部为排查整治重点,从11月下旬开始至2019年3月31日分动员部署、集中治理、总结验收三个阶段展开,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平台,调动各级网格力量、消防志愿者和公安派出所民警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和入户宣传,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治理中,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着力强化五项措施,全面提升城乡居民住宅消防安全水平,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是紧盯冬春季节用火用电。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紧盯城乡结合部、农村老旧木屋、经营性“三合一”建筑、古建筑等;紧盯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失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管理,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降低火灾风险;二是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经营性“三合一”建筑、独居老人、失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排查摸底,建立台帐,确定重点,开展隐患排查和消防宣传,确保安全。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一抓到底,用足用够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坚决督促整改到位;三是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将电气火灾隐患严重区域的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传统村落和危房改造工作内容。落实城乡社区、村镇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治理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木屋毗邻区等电气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的问题,降低电气火灾风险;四是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加强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村级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小型消防站建设,重点强化农村偏远村落志愿消防队伍的人员管理、器材配备、经费保障,确保接到火警通知后,当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五是推广应用消防物防技防措施。在老旧民房、木屋毗邻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居住房屋推广安装简易喷淋、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物防技防措施,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广“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系统,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改善用电安全环境,减少因电气原因引发火灾。 为确保治理成效,市政府将不定时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单位提出表扬;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予以通报批评。凡发生较大以上亡人或有影响火灾的,或小火亡人”火灾多发、高发的,市政府将进行约谈。对发现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可能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行政和刑事责任。 |
相关阅读:
- [ 11-20]建瓯市供电公司:全省首家供电所全智能工器具库房投入使用
- [ 11-19]建瓯市举办干部监督管理和关心关爱工作专题培训班
- [ 11-19]建瓯市建安司法所互动学法进家庭 高效用法促和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