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塔前镇赤坑村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侧记
2018-09-14 06:25:3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昨日一早,在延平区塔前镇赤坑村占地380余亩的蔬菜基地,农民正在采摘新鲜蔬菜,这些蔬菜将直送夏商超市7家门店和南平天新蔬菜批发市场。生猪养殖曾是赤坑村的主要产业,全村养殖户171户,年生猪存栏量10万余头。2017年初,延平区开展畜禽污染集中整治攻坚战,该村生猪养殖场全部拆除,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生猪养殖户100%成功实现了转产转业。 成立合作社,规模种植绿色蔬菜 猪场拆除后,怎么转产转业?关键在于选对路子。赤坑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当地交通、区位、土地情况,积极引导退养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业成为赤坑村的支柱产业。眼下,赤坑村发展大棚蔬菜630亩,桔柚300余亩,引进有市场潜力的“珍美”西红柿、“荷兰35”刺瓜、“太空8号”苦瓜等蔬菜新品种,年出产量4000余吨,年产值2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南平永辉、好当家、新百姓、夏商等各大超市和南平天新蔬菜批发市场。 “赤坑村有耕地1600多亩,经营权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要实现集中规模经营,完成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是当务之急。”赤坑村党支部书记林传明说,退养大户秦世泰、乐勇贵带着困难找到了村里,村两委研究后确定了“两步走”方案,先由退养大户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和村两委共同努力,赤坑村共完成土地流转630亩,全部用于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同时,依托南平市欣然花卉有限公司,引导农户种植百合花、菊花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甚至出口日本。 从“卖生猪”升格为“卖生态” “以前,生猪养殖污水直排沟渠,气味实在不好闻。现在看来,还是种菜有前途。”曾经的养殖大户乐勇贵对记者说,他在政府的引导下改行种起了无公害蔬菜,牵头组建福瑞蔬菜基地,吸收了42名农民就业。“去年建大棚的投入已收回了成本,今年到目前为止,蔬菜销售收入就有60余万元,收益比养猪稳定。” 赤坑依托南平市跃农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企业负责产品销售,各个蔬菜基地只要保质保量地管好生产即可。赤坑村下派第一书记詹祖胜说,与跃农公司签订产销联盟和成为夏商供应基地后,赤坑蔬菜的品牌效益得到提升,卖出了好价钱,现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年收入近4万元。 |
相关阅读:
- [ 09-07]龙岩新罗:养殖户转产转型 生态种养巧致富
- [ 06-07]上杭县溪口镇:猪倌转产记
- [ 05-09]延平区举办畜禽养殖退养户转产转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