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朱子学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

2018-09-07 16:18:0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泉州,明代有18所书院,朱子学者不乏其人。晋江人蔡清,尊崇程朱理学,以周程张朱为真派,自称平生所学惟师文公而已,是明代福建朱子学承上启下的学者。

在莆田,早在元大德元年(1297),莆田士人慕陈普之名,礼聘他到勿轩庄书院讲学。陈普在莆田生活、讲学长达18年,培养了一大批理学人才。明代,莆田有书院14所,一批朱子学者在这些书院讲学,传播朱子学。

在四川,传播朱子学的是朱子再传弟子魏了翁。魏了翁师从辅广后在四川讲学。史书记载,魏了翁因丁父忧,辞官守孝,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将师从辅广之学传授给门徒,士子争相背着书籍前往求学,于是四川人尽知义理之学。

在江西,传播朱子学的是朱子弟子李燔。在沧州精舍,朱子要李燔学曾子的远大抱负、意志坚强。于是,李潘以“弘”字作为斋室为自警。后来到岳州设学授徒,不唯世俗之好,教士子古文六艺。再次到建阳面见朱子时,受到朱子的嘉许。

在安徽、浙江、湖北传播朱子学的是朱子的弟子、女婿黄榦。嘉定十年(1217),黄榦在安庆知府任上,讲学于白鹿洞书院,诸多名士前来听讲。在临川知县上,将朱子学传于何基,后何基传王柏、金履祥、许谦,何、王、金、许被称为“金华四先生”,由此形成浙江金华学派。

(二)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

台湾朱子学是祖国大陆朱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末清初,朱子学传播至台湾。

朱子学传入台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明郑时期汉化教育阶段。明末清初,台湾有语言没有文字,郑成功收复台湾,带去了不少明末遗臣,他们在台湾设学教授,传播中华文化,于是儒学和朱子学传入台湾,并逐渐成为台湾的主流意识形态。

郑成功是一位儒者,童年时代就在福建南安接受儒学教育,后又考入南京国子监,受学于明末著名学者钱谦益。闽北抗清失败后,郑成功虽然焚青衣弃文从武,但儒家思想在其心中已根生蒂固。郑成功举兵台湾时,随郑氏东渡的士大夫有800余人。他们怀挟图书、奔集幕府、横经讲学,诵法先王,台湾文教盛于一时。

二是清代朱子学发展阶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建立起与大陆适应的教育体制。因康熙帝推崇朱子,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一开始就走上官学化的道路。

陈瑸、蓝鼎元是清初在台湾传播朱子学的重要推动者,在他们的倡导下,儒学、义学、社学、书院广为传播。台湾的各类学校仿效大陆讲学、藏书、祭祀的三大功能展开教学。其中在台湾发展教育的闽北人可考者就有69位。台湾的社学、义学根据学生的年龄选用不同的教材。

台湾涉及朱子学的书院有49所,这些书院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课程设置都与福建大体相同。儒学、朱子学在岛内的传播,使台湾走上了中华传统社会文明的轨道。

(摘自《朱子文化简明读本》 福建教育出版社 黄靓整理)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