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讯(记者 林张清 通讯员 柳志勇 邱春静)日前,浦城县枫溪乡与武夷山市吴屯乡“创平安边界,建和谐毗邻”联席会在枫溪乡岱后村召开。双方就建立联防、联建、联调机制,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创建平安边界责任,建立网格化社会治理等交换意见。双方还就“共同成立‘平安边界’联合领导小组, 确保服务力度;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有章可循;立足实效,确保工作的生命力。”达成合作协议。 枫溪乡与吴屯乡地缘相近,语言相通,双方各有三至四个行政村彼此相连,许多山林、田地交织在一起。近年来,双方针对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平安创建平安边界、建设和谐毗邻为主题,按照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化解矛盾多元化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 “百日攻坚战”打响后,浦城和武夷山都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大了生猪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有一家养猪场原来位于吴屯乡境内,整治过程中,吴屯乡要求其业主拆除,业主就悄悄地跑到枫溪乡胡推村井皇水库附近建设生猪养殖场。”枫溪派出所所长祝机洪告诉说,“幸好吴屯派出所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我们,枫溪乡及时组织力量查处并制止了这家生猪养殖场在我乡的水源地建设。” 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大批农村人口,尤其是地处高山边远村的人口,纷纷外出务工,枫溪乡与吴屯乡交界的岱后、池家、胡推、福禄、麻坜、后乾、倪坜等村为例,村庄留守人口不足20%,对农村社会管理与治安防控形成很大的压力,建立边界联防体系,共同维持边界安全秩序,保护边界村民利益成了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 “针对边界山水相连,村庄毗邻,在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分散居住在边界的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治安防控能力差的特点。所以我们主要建立以联防、联建、联调为核心的‘三联”机制,以更好地推动平安边界建设。”枫溪乡党委书记龚一森介绍,开展边界联防,就是要形成党委主管,政府主办,群众参与的共建氛围,根据边界的具体情况,划分责任区,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挂村领导、村主干三级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遇事有人管,遇难有人帮,遇惑有人解。 今年,枫溪司法所还与吴屯司法所签订了《人民调解跨界协调备忘录》。吴屯司法所所长李子平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双方边界互有“插花山”、“飞地”、“祖宗林”座落对方现象。相邻的村庄还有不少村民互通婚姻,交往甚密,特别是枫溪乡岱后村至吴屯乡的跨县公路的拓宽硬化后,双方往来更为密切。但因此引发的各种民间纠纷也时有发生,影响了边界稳定,而引发的矛盾又常由于区域管辖权问题得不到解决,在社会治理中创建平安边界,就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问题于萌芽状态。自去年6月以来,双方就共同调解了6起民间因山林地界等收起的纠纷。 “开展边界联防,就是要实现村村联防,户户联防,治安防控不留死角,聚集各村人力,做到不仅能防火,又能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化解矛盾纠纷,依靠这些人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事。”吴屯乡党委书记李辉说,该乡将把“创平安边界,建和谐毗邻”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与枫溪乡一起长期开展下去。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