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兵团”:合力“攻克”23个“硬骨头”
2017-04-28 15:00: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这段时间,老吴感觉终于缓过来了,可以好好整理下拆迁户的档案资料。前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到拆迁户家里做工作,压力大得睡不着觉,每天就想着如何让拆迁户签字。如今,想着已经被拆除的7000多平方米房子,老吴觉得多苦多累都值得。 被拆除的这7000多平方米房子是7栋邵武棉纺厂的老旧宿舍,属于古山溪左岸生态城项目的征迁范围。3月5日那天,这7栋楼一天之内被全部拆除。 高效率的背后离不开老吴所在的“老年兵团”的合力“作战”。老吴全名吴敏,是邵武棉纺厂留守处的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古山溪左岸生态城项目部做征地拆迁工作。棉纺厂老旧宿舍涉及168户拆迁户,且大多以老人家为主,经过2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入户走访,磨破嘴皮,踏破鞋底,最后还剩下23个“硬骨头”。 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项目部决定在棉纺厂宿舍对面专门设立一个拆迁办公室,抽调8位征迁精兵能将。吴敏就是其中一位,还有具有多年征迁工作经历的司法所退休干部曹龙金、工程技术人员刘家庆、“拆迁专家”李福钦……他们平均年龄60岁,被戏称为“老年兵团”。然而就是这支老年拆迁队,没有休息,不分节假日,日夜驻守在棉纺厂办公室,不到半个月就攻下了最后23个“硬骨头”。 拆迁户章某把一楼的柴火间改装成店面,在此开了十几年的食杂店。 在商谈房屋拆迁补偿款时,他硬要这11平方米的附属房按店面来补偿,谈判一直进入僵局。吴敏三人第一次上门做工作时,就谈崩了,章某脸红脖子粗地把他们给“吼”回去了。第二天晚上他们继续找上门,左说右讲到谈9点多,章某还是不松口。为了能及时和拆迁户沟通,设在棉纺厂的拆迁办公室每天晚上都轮流有人值班。一天晚上,章某来到办公室商谈,然而话没说几句,又谈崩了,他当场就拿起茶杯摔到地上。古山溪左岸生态城项目部副经理江明开玩笑地说:“我每天来办公室,发现桌上的茶杯一天少一个,要不就是有缺口,没有完整的,最后只能全部换成塑料的杯子。” “拆迁户有利益诉求无可厚非,我们只能耐心做工作,一碗水端平,按原则做事。”吴敏说。一次次的“铩羽而归”并没有让他们泄气,“前期做再多的思想工作找了无数趟,最后拆迁户没有签字,那就是白做。我们没办法缓下来,鼓励自己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吵完架”的第二天,李福钦和曹龙金又找章某商谈,耐心和他讲道理,解说法律政策,最后他终于松口,答应签定安置协议。 每个“硬骨头”都比想象的艰难。这一个解决了,他们又继续攻克下一个。黄某的房屋因有债务纠纷被债权人申请法院财产保全,无法签订安置协议,他们积极找法院多方协调;另一拆迁户户主夫妻早已去世多年,在世子女又分散全国各地,他们立刻想方设法和继承人取得联系,最终成功和有关继承人达成安置协议…… 就这样,从2月20日到3月2日,不到半个月,这23个难啃的“硬骨头”,就这样被他们一个个灵活作战拿下了。 (卢宝珠)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