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1646年,郑成功布武延平

2016-08-23 12:16: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核心提示】

郑成功是17世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收复开发台湾的功绩,万世景仰。尽管“国姓爷”“延平郡王”“郑延平”和“开台圣王”在海峡两岸如雷贯耳,但由于近百年来延平地名的消失、变更等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郑成功与闽北延平的关系鲜为人知。实际上,延平是郑成功军政生涯的起点地、战略思想“延平条陈”的诞生地、驱荷复台的策源地和延平王的封号地,留下了众多与郑成功有关的文化元素。

明末清初,中原板荡。

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南硝烟滚滚,“扬州十日”触目惊心。5月,南京太学解散,22岁的太学生郑森回到家乡福建。

是年8月,明朝宗室朱聿键在郑芝龙拥立下于福州即位,号隆武。10月3日,这一年中秋节前一天,郑芝龙带儿子郑森见隆武帝。史载:“隆武奇其貌,与语大悦,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之国姓,名成功,仪同驸马。”

北方战事吃紧,胸怀大志的隆武帝深感受制于郑芝龙而宏图不展,遂于1646年1月22日从福州“戎服登舟”,御驾亲征,沿闽江逆流而上抵达延平、建瓯。

这一年2月1日,郑成功随驾抵延平,初出茅庐的少年英雄在闽西北开始了自己戎马报国的光彩华章。

征战延平,军政生涯的起点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前夕,隆武帝亲征抵建宁府建安城(今建瓯)。正月里,隆武帝在建安城大放花灯,宴请群臣,并巡游府城周边的山川古迹,君民同乐,一片祥和。

不过,作为隆武朝廷京都的福州城,却有种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3月2日,正月十五,福州大雨雷电;第二天,突然乌云密布,白天宛若黑夜,天降冰雹大如斗利如剑。反常气象,在古代总是被赋予更多深意而记于史册,这次,看来是大兵压境、形势危急的警示。

这些天,隆武帝在焦急等待着郑成功出师武夷山大安关的战事消息。

隆武朝廷在闽北时,郑芝龙等许多将臣有贰心。留守福州的郑芝龙由于丞相黄道周兵败婺源,不得不派遣弟弟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出兵至浦城仙霞岭,侄子郑彩为御营右先锋出兵光泽杉关,聊作防御。但二人都以口粮不足为由踌躇不前,导致军心涣散,逃者甚众。

隆武帝只好命郑成功于正月初二出大安关前往江西铅山,一是声援郑彩,二是准备与另一支拥护隆武政权的军队汇合北上。后来,在前来接驾的军队迟迟未到的情况下,隆武帝又下令郑成功、傅冠“护驾前行”,准备由汀州进入江西,出关亲征。

此时,为避免大权旁落的郑芝龙连忙煽动数万军民遮道号呼,并具表力请隆武帝回天兴府(今福州),致使隆武帝御驾前行不得,只好于1646年3月由建宁府“驻跸延平,以府署为行官”。延平,就这样成为南明隆武朝廷的军事、政治中心。

在延平期间,总统御营军务的郑成功得隆武帝倚重,负有相当重要的抗清使命:先是带领前锋部队,准备向赣东北地区发展。后来,又负有“巡关”“招致郑彩逃兵”“节制新抚的万余名山寇头目”等重要任务,足迹遍及闽西北的沙县、顺昌、邵武、光泽、建阳、武夷山、浦城等地。

正当君臣二人一心“以中兴明室为己任”而殚精竭虑之时,郑芝龙却为谋求个人私利而投靠清廷。史载,郑芝龙这次撤离闽北,不仅带走了部属约十万众,而且还与清军秘密订约,撤尽闽隘水陆防兵,致使仙霞岭长达二百里的关隘无人值守,以便清军长驱入闽。这个消息传到延平,隆武帝震怒异常,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移镇仙霞岭。

郑芝龙劝说郑成功弃关投敌遭拒,恼怒之下不给郑成功部队军饷。仙霞关的守军在饥饿的驱迫下,相率逃散,难以为继。郑成功不得已从仙霞岭撤回,“至延平,登城周视,叹息而回”。

6月,“命国姓成功,亲到漳泉,精募兵将,立即恢复,期限二十日即来复命”,隆武帝那时求兵若渴,对郑成功更是寄予厚望。遗憾的是,奉命前往闽南的郑成功因募兵艰难,延至8月中旬,只好率领小股新兵重返闽北抗清前线,但在离延平不远的闽江遭遇了清军探路部队的阻击。郑成功交战不利,新兵损失殆尽。

8月23日,隆武帝在延平富屯溪畔与郑成功挥泪话别,清军亦大举攻取延平。24日,送走隆武帝的郑成功沿溪而下,与沿江追赶隆武帝的清军碰了个正着,双方鏖战良久,郑成功退兵南下。

“八闽铜关”延平一破,福建已难固守。8月28日,意图由汀入赣继续抗清的隆武帝一行,由于带了十几箱书,行动十分缓慢,终于在被清军猛追七天七夜后,惨遭俘杀,隆武政权宣告灭亡。

离开闽北后,郑成功驰骋东南十余年,皆以在延平御封的“忠孝伯招讨大将军”或“招讨大将军”之名举帜发令。郑成功在闽西北军政生涯经历虽短暂,但这几个月,是他弃文从武的开始,为他日后纵横中国东南的军事生涯进行了最好的洗礼。

延平条陈,战略思想的基础

颇具东南形胜的延平,“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咽喉”,曾连续600多年为延平府(路)治所,既有“文”的悠远和风采,又有“铜”的厚重和灵气。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州学,史称“延平四贤”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等理学大师。郑成功来到“铜延平”这块土地上,睹江山形胜,逐渐形成自己的军事战略思想。

1646年4月,郑成功在延平提出建议:“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一语切中了当时偏隅一方坚持抗清斗争的要害所在,被后人概称作“延平条陈”。闻此奇策的隆武帝对此赞赏有加,叹曰:“骍角也!”封忠孝伯,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印。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认为,“延平条陈”是郑成功从延平起步,最后完成一生丰功伟业的重要思想基础。

实际上,延平抗清的经验教训,使郑成功有了比其他抗清组织更为切肤的军事认识和政治认识。他在组建军队时,就非常注重健全军队的组织和编制,将军队分设为陆军和水师各镇,进一步发挥福建山海相依的地理优势,实现其“航船合攻”的战略鸿图;而在训练军队时,则非常注重将领的选拔和带兵打仗的策略,做到“拣将进取”,为抗清斗争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在山多地少的福建坚持抗清,郑成功念念不忘“通洋裕国、以商养战”,这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很有特色的。清人郁永河评价说:“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万余,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遍买人心,而财用不匮者,以有通洋之利也。”正是通洋带来的养军之便,才使郑军能坚持长达17年的抗清斗争并最终取得了驱荷复台的伟大胜利。

“‘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的设想,不是在闽西北山区的抗清活动中能实践的。”在武夷学院教授陈利华看来,“延平条陈”的内容与收复台湾关系密切,延平是郑成功驱荷复台的策源地。

据荷兰人揆一著的《被遗误的台湾》记载:“国姓爷在中国大陆遭逢不利,便开始窥伺台湾,他无法长期隐藏这个意图,因为外界在数年前就察觉此事。1646年爪哇的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日本方面获悉这个消息,此事记载于同年11月日本长崎商馆所起草的决议。”

世界郑氏宗亲总会出版的《功垂千秋·延平王郑成功》也有多篇文章辅证这个猜想:“隆武二年(1646年),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截获日本长崎商馆所获取的情报,荷兰人已得知郑成功有攻取台湾的计划。”

陈利华表示,今年是“延平条陈”提出370周年,这一战略主张,是郑成功在闽西北军政生涯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思想,抗清驱荷斗争的指导方针。尤其是“通洋裕国”的践行,不但实现了“以商养战”,更是郑成功向“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传统封建思想体系的宣战。在17世纪世界历史的大航海时代,郑成功执当时中国海外贸易之牛耳,维护领海主权,发展海上产业资本,与称霸于亚太地区的西方扩张势力相抗衡,重新呼唤中华民族向海洋开拓进取的意识,构筑了一座历史性的丰碑。

延平郡王,封号其来有自

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及十一年、十二年,永历帝三次封郑成功“延平王”,郑成功最终接受。在众多的中国地名中,永历帝为什么会取用“延平府”的府名来为郑成功封王呢?

南平市郑成功研究会会长张水源说,郑成功闽西北抗清的主要地点,明末清初时分别属于延平府、建宁府和邵武府。其中延平府为闽江上流最大之都会,俗有“铜延平,铁邵武”之称,是郑成功跟随隆武帝时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当时,为了便于保护入住在延平府府衙的隆武帝,郑成功曾以临江的延寿楼为军事指挥所,以雄踞府衙后面的西山为阅军教场,尽职尽责地担负起隆武帝的抗清重托。

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剑津中学在兴建教学楼的施工中,曾挖出数门明清火炮,这些火炮是郑成功在延平征战的历史明证。因此,用郑成功成才所在的延平府府名来加封郑成功,是非常具有励志褒奖意义的。再加上郑成功是福建人,为其取用一个福建的府名作封号也是相当合理的选择。而在当时福建八府府名中,“延平府”所具有的“延续”“平安”之意,对于南明永历政权来说,无疑又是最具吉祥的意象。

300余年来,海峡两岸许多地方为了纪念郑成功,大多沿用中国最为传统的纪念方式,即为其建立祠祀。然而,在他人生历练的起点地延平,人们沿用的往往是流传至今、威风八面的战胜鼓,来表达对英雄的无限敬意。延平峡阳战胜鼓,主要以大鼓、扁鼓及手钹等打击乐器为主,声音浑厚雄壮,粗犷有力,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军队所用的一套击鼓技艺。

与战胜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非遗项目,还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挑幡。挑幡源于延平大洲,也是由郑成功在延平的抗清活动发展而来的。现住延平大洲村的居民,不少是讲闽南话的群体,据说是原郑成功兵勇的后裔,他们还依稀记得祖辈说起:“当时大洲岛设有水师营寨,每日江面都有五六十艘船穿梭训练,每艘船上兵勇二三十员,规模十分宏大。”

可以说,郑成功的延平征战,不仅为这里的山川风物增添了几抹鲜艳的历史重彩,还为我们今天缅怀英雄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