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邵武竹企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2016-04-22 08:13:3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讯 “在邵武竹产业专业园里,我们有两层1600多平米的新厂房。目前我们正在陆续搬迁,筷子和茶盘生产车间月底就可在新厂运行。厂房‘升级’,也有利于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的树立。”4月14日上午,接完石家庄许姓客户催要一货柜竹筷货物的电话后,浩鑫竹制品厂负责人张群智告诉笔者。

浩鑫厂,是邵武“粗加工”竹制品企业走升级之路,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缩影。

2006年初,张群智租下危家坪一栋营房和6亩地办浩鑫厂,利用毛竹生产竹制品,初期虽年租金才七八千,但因“管理没经验,工人技术水平低,设备差和生产工艺落后”,连续三年亏损。随着设备、工艺、产品的不断升级,企业逐渐实现产销两旺,并有赢利。2012年以来,张群智购买了先进的“三合一”拉丝设备和数控锯断机,日加工毛竹从10吨增加到19吨,且减少了用工,对生产安全更有利。

2000年,邵武“粗加工”竹拉丝厂从30多家起步,目前发展到近300家,年“吃掉”毛竹4500万根。经过稳步发展,竹企的管理水平、工人技术、生产设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多方面均得到升级。

2003年成立的邵武市昌华竹业有限公司,近些年添置了先进设备,改进了生产工艺,2010年开始生产一次性筷和竹凉席成品,现因有市场还“吃掉”几家本市竹拉丝厂的拉丝和青丝。董事长刘化候对此很有感慨:“过去,邵武竹企设备普遍老旧落后,半成品竹拉丝和青丝都要运到外省;现在,全部有了新设备,有的设备还是邵武本地设计研发的,外销竹筷和竹凉席、竹板等成品占八九成。”

“别以为竹拉丝和竹筷企业,简单粗糙,其实同样有技术含量。拉丝厚薄相差分毫,就是赚不赚钱的问题。邵武成为全国消耗毛竹最大的竹产品生产地,并形成产业链,应该是一个产业不断升级,能量不断累积的结果。”邵武市竹产办常务副主任余德胜说。前不久,一邻县主要领导到邵武招商,好些竹拉丝企业老板被“请”去。看平台,听介绍,条件优惠,情真意切,有些老板动心,但冷静下来后发现,邵武的知名度、技术人才、产业链条等都不是邻县所能有的,外出办厂,有可能得亏三年五年,也有可能是血本无归,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 (林传仁 蔡福水 林家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