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民生 > 正文

松溪绿茶,开启逐梦之旅

2015-05-27 10:30: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云峰 刘辉 唐亚新 通讯员 邵承通)

落寞英雄

南有安溪,北有松溪。这是上世纪80年代,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在松溪县召开全省茶叶发展大会时留下的一句赞语。如今,它成了松溪茶叶的最好广告。

松溪环境好,茶叶品质高,特别是绿茶曾经很出名。可是,如今尴尬的是,曾经与之齐名的安溪铁观音早已名满天下,省内其他品种的茶叶诸如乌龙茶、白茶等,也都后发先至,而松溪绿茶却成了无名之辈。

如果你到了松溪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的茶坪乡,对于这种尴尬,你就会有更切身的感受。正所谓地如其名,走在茶坪乡的乡间小路上,到处可见漫山遍野的茶园。

“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仅是茶坪乡,松溪县9个乡镇均产茶,茶园面积累计达8.6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7万多亩,产量7000多吨,涉茶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县茶叶总站站长游彩龙介绍说。

虽然当地的茶叶加工业也在同步发展,但是,无论是茶厂的规模还是茶叶品牌的建设,与安溪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因为本土茶企实力有限,多年以来,茶坪乡大部分的茶青是由本地企业粗加工成毛茶后,再卖到福州、厦门等地的知名茶企做乌龙茶、花茶。

“这样做便宜了别人。”一位茶企老板表示。无奈的是,这是当地茶企普遍面临的生存境地。湛峰茶叶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较大的茶企,虽然也注册了好几个品牌,但是,还得一边卖茶叶一边卖毛茶,而且毛茶比重更大。

在诸强环伺的茶叶市场中,松溪绿茶已经耽搁了这么多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崛起,该从何做起?

奋起直追

让茶叶在农民的致富路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成为松溪重振绿茶的主要目标。

“我们在2008年就开展了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游彩龙介绍说,2009年5月,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注册,同年,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13年4月,松溪县开启松溪绿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之旅,目前正在评审之中。

此外,政府部门还不遗余力地组织开展茶王赛、推动茶企参展,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扩大知名度。自2007年以来,松溪已连续7次组织企业参加福建省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当地企业也奋起直追。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绝对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的有机茶成了市场新宠。”龙源生态有机茶厂厂长、南平市首届特级制茶工艺师谢荣富说,2004年拿到瑞士有机茶认证证书,2005年拿到美国农业部有机茶认证证书,此后,龙源每年都能顺利通过两国认证机构的检测。

单单一张证书说服力不够,龙源还在茶山、茶厂、包装厂等安装了9个可360°旋转的摄像头,记录下茶叶生长到销售的全过程。“扫一扫茶叶包装上的二维码,再输入独一无二的条形码,即可观看这一包茶叶生长、采摘、加工等生产全过程,这些代码相当于茶的出生证明。”谢荣富向记者展示了茶叶食品安全视频追溯系统。

“事实上,这种生产过程可视化的做法,正是松溪重振茶业的一个思路。”游彩龙说。如今,松溪拥有国际有机食品认证茶园2052亩,带动茶农年均增收百万元,从事绿茶加工的企业143家,在全国各地创办的松溪绿茶茶庄逾5000家。在201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松溪绿茶排行全国59位,品牌价值8.31亿元,跻身中游位置。

突出重围

“然而要想突出重围,仅靠这些常规举措还不够,眼下关键要尽早跨越发展的三道坎。”游彩龙说。

第一道坎就是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茶叶市场群雄割据的发展格局下,松溪决定走特色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茶旅结合。

在祖墩乡刘源村,一个名为龙源茶庄的省级生态茶园示范片分外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有太阳能杀虫灯、现代喷灌系统等装备,更关键的是,这里有别的现代茶园没有的美景。

在这里,既能过足茶瘾,还能享受品茶的乐趣。因为,龙源茶庄不光卖好茶,还卖好景致:120亩采摘园、5亩种满荷花的农田、15亩湖水、300米环湖栈道、5公里茶山漫游道,漫步其中,如在画中游;采茶、揉茶、拣茶、制茶,茶厂体验馆让游人乐在其中;还有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茶宴的茶宴馆。

“这里也是松溪摄影爱好者最喜欢的采风创作基地。”游彩龙说,下一步,他们将结合湛卢山风景区旅游,修缮湛卢古道,建设百年红豆杉风景区、观景瞭望台、农家乐等,开辟茶乡体验游、休闲游,做大茶产业。

第二道坎就是农民落后的观念。“松溪种茶历史悠久,不少茶园肥力流失、品种老化,迫切需要更换新品种,实施轮作。不过,因为茶园一年能给农民带来2万元左右的收入,而栽种新品种意味着三五年没有收入,所以农民大多舍不得砍树。”游彩龙介绍说,为此,县里开辟了多个现代茶园示范基地,希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引导农民及早改变观念、采取行动。

最后一道坎就是资金有限。偏居闽北的松溪是农业县,县域财力有限,而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是县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眼下,我们只能从最紧要的地方做起,比如培训基层技术人才,修建茶园道路等。”游彩龙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