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武夷山晒出去年民生工程“成绩单”

www.fjsen.com 2014-02-16 09:16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武夷山市二中

作者:李茜/ 文 邱汝泉/摄

“天蓝了,水清了,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路灯变亮了,医疗环境变好了……” 一个仅有20万人口的城市,5年投资近50亿元,且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2013年,财政用于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支出占相应年度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小城市的大手笔“民生工程”,令武夷山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武夷山市用“小财政”支撑起了“大民生”,亮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排队拿号、看病、缴费、拿药……短短十来分钟,带儿子来看病的林美红就办好了全部手续。“新医院的就医环境可以媲美省城大医院了。”林美红笑着说。

2013年3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新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当地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医疗环境大大提升,新院设置导医台,门、急诊收费窗口分离,仅门诊收费窗口就有6个。医疗服务流程也更加人性化,日均门诊量、住院病人数、手术例数与去年同期对比明显增长,还吸引了周边县(市)的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

2005 年7月,作为福建省首批试点市,武夷山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全市参合人数仅118510人,参合率76.22%。如今,全市16.9387万农民中,有168982人自愿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1%。至2013年12月31日止,新农合报销85081人次医疗总费用10358.63万元,报销总补偿6282.53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78.56%,住院实际补偿比52.43%,人均住院补偿额达2957.57元。基金使用率为107.78%。

“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月降压药,一共300多块钱,我自己只要付94块。”43岁的张先生是武夷街道的农民,患有高血压后,需要长期吃药,经济负担不小。

根据政策,张先生参加了新农合,门诊报销70%,个人只要缴30%就行了。而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夷山市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不仅可以享受门诊报销70%的政策,还能买到“零差价”的药品。

2013年,武夷山市的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在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全市村卫生所全面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集中采购和网上采购,药品配送和结算实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交易资源共享和动态监管。

 

市立医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

近年来,武夷山市为本市居民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并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在扩大受益人群的同时,逐步实现全区健康档案数据资源共享,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至2013年12月,该市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31058份,电子建档率100.46%;为23590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96.69%,为22491名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体检率92.19%;其中纳入规范管理21383人,规范管理率达93.77%。

有了健康身份证,居民今后不论是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是乡镇卫生所就诊,医生都能看到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以往的用药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并及时对健康档案的相关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将享受到更加精准、便捷、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优质教育软硬件齐抓共管

35个中小学校安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3201人受益农村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新增学位2000多个、投入1270万元用于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暨教育强市省级验收、市一中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一级达标高中,高考成绩获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南平市前列,教育局网站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第二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区县级百佳”称号……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武夷山教育民生工程的表现夺人眼球。

——公办学校新增三千学位。2013年,武夷山市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二中教学综合楼等35个中小学校安工程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6.43万平方米。

该市投入资金4500万元,成功收购原实验中学,并加紧三中新校区和公立百花幼儿园的建设。当年8月,三中顺利搬迁新校区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000多个。百花小学、崇安小学、新丰小学、湖桃小学四所学校更名升格为市直属学校,顺利实现城区学校扩容,新增学位1000多个。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进一步缓解了城区学校办学压力。

——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如火如荼。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学校中心幼儿园已对外招生,现有170多名幼儿,基本解决了五夫镇4至5周岁幼儿上学问题。“现在的幼儿园不仅卫生环境好,师资力量也有保证,保教费比之前的私立幼儿园少一半多,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家长们纷纷告诉记者。

根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武夷山市持续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总建筑面积8288平方米,投资1270万元的五夫、岚谷、兴田等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汀浒、南岸2个村级幼儿园完工投入使用,上梅中小、岚谷幼儿园改造继续推进。

在城区改建的实验幼儿园清献分园,也于去年秋季投入使用,新招200名幼儿。同时,该市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取缔3所不符合申办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将特教班整体搬迁至新丰中小单独办学,新特教楼建筑面积616平方米,配备蒙氏教学室、音乐舞蹈室、两个康复教室、电脑室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与康复需求,于去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招收特教学生28人。

 

百花路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2013年12月1日,伴随着一长串清脆的鞭炮声,百花路全线投入使用,配套的新公交线路及LNG环保公交车也一同启用。

百花路道路工程始于迎宾路口,南向延伸经农业路、上州路、林业路至花园路附近,全长2.3公里,设有双向四车道的主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带。这条路的全线通车宣告了武夷山城区道路一条道到底、没有路网历史的终结。

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则是另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此次“白改黑”改造道路包括崇安街、环岛东路、五九路、中山路四条主干道。道路升级改造后,不仅能降噪防尘,还将提高道路两旁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期工程于去年11月25 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10日,水东街至环岛东路道路改造以及五九路“白改黑”工程全部完成。二期道路工程也于2月开工建设。

2013年,武夷山市还完成排污、排水沟的清淤1061立方米,人行道改造350平方米,修复井盖73套、水泥盖板123块、雨蓖118套,修复广场砖共904平方米,破损路面零星修补3674米,修复路沿石135米、地砖1019平方米。全市修灯路灯4662盏,更换路灯线路5990米。

不仅城市道路得到改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座座农房整齐宽敞,一处处绿地风景如画,一户户农家欢声笑语……如今,穿行在武夷山的田野乡间,随处可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场景。

近一年来,武夷山市将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规划,坚持生态与富民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村居。

通过美化村庄环境,提升生活品味,完善服务设施;创建精品村、样板村。改厕、改厨、改圈……各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各试点村已基本完成河道治理、步行街、路灯、公厕、垃圾处理设施、巷道水泥硬化、绿化美化等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四边”区域脏乱差问题得以全面整治,10个中心村通过南平市级验收;新建绿色村庄9个,新增农村公园14个、140.07亩,“四旁四地”植树21.42万株。

去年,武夷山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评,平安城市、星村敬老院等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家庭人均年收入1900元,城市低保标准8月起提高至420元,低保金累计发放1562.5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至510元/人月,五保金累计发放416.01万元、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发放养老保险金1681.8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0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15人。新农合参合率99.21%,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启动失独与伤残家庭紧急救助联动机制,计生创“国优”通过初评验收。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建成817套,配租配售731套。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