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晒出去年民生工程“成绩单”
百花路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2013年12月1日,伴随着一长串清脆的鞭炮声,百花路全线投入使用,配套的新公交线路及LNG环保公交车也一同启用。
百花路道路工程始于迎宾路口,南向延伸经农业路、上州路、林业路至花园路附近,全长2.3公里,设有双向四车道的主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带。这条路的全线通车宣告了武夷山城区道路一条道到底、没有路网历史的终结。
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则是另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此次“白改黑”改造道路包括崇安街、环岛东路、五九路、中山路四条主干道。道路升级改造后,不仅能降噪防尘,还将提高道路两旁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期工程于去年11月25 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10日,水东街至环岛东路道路改造以及五九路“白改黑”工程全部完成。二期道路工程也于2月开工建设。
2013年,武夷山市还完成排污、排水沟的清淤1061立方米,人行道改造350平方米,修复井盖73套、水泥盖板123块、雨蓖118套,修复广场砖共904平方米,破损路面零星修补3674米,修复路沿石135米、地砖1019平方米。全市修灯路灯4662盏,更换路灯线路5990米。
不仅城市道路得到改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座座农房整齐宽敞,一处处绿地风景如画,一户户农家欢声笑语……如今,穿行在武夷山的田野乡间,随处可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场景。
近一年来,武夷山市将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规划,坚持生态与富民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村居。
通过美化村庄环境,提升生活品味,完善服务设施;创建精品村、样板村。改厕、改厨、改圈……各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各试点村已基本完成河道治理、步行街、路灯、公厕、垃圾处理设施、巷道水泥硬化、绿化美化等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四边”区域脏乱差问题得以全面整治,10个中心村通过南平市级验收;新建绿色村庄9个,新增农村公园14个、140.07亩,“四旁四地”植树21.42万株。
去年,武夷山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评,平安城市、星村敬老院等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家庭人均年收入1900元,城市低保标准8月起提高至420元,低保金累计发放1562.5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至510元/人月,五保金累计发放416.01万元、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发放养老保险金1681.8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0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15人。新农合参合率99.21%,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启动失独与伤残家庭紧急救助联动机制,计生创“国优”通过初评验收。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建成817套,配租配售731套。
- 2014-02-14武夷山市总工会送温暖助力春运抗冰
- 2014-02-14武夷山分水关再度冰雪阻路 公路部门迅速抢通
- 2014-02-14省旅游局领导到武夷山市调研
- 2014-02-13武夷山市妇联把好年后效能关
- 2014-02-13武夷山分水关再度冰雪阻车 公路部门迅速抢通
- 2014-02-13厦门88岁老人迷路 以为BRT能到武夷山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