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省级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 为浦城薏米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11-28 17:48: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薏米基地指导

东南网11月28日讯(通讯员 图/文 连丽云 陈毅洋)11月27日,省级科技特派员、助理研究员李春燕走进浦城县管厝乡,围绕药食两用薏苡及其副产物利用开展专题培训,将先进的农业科技与实用的管理经验送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户“充电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李春燕作为农推硕士,长期从事种质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土壤肥力研究,尤其在薏苡栽培与选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她服务于浦城县管厝水源垅橄榄绿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聚焦山地薏苡种植难题,积极筛选引进适宜绿肥品种,推广“薏米+绿肥”种植模式,着力提升薏米田基础地力,构建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推动形成多层次共生的山地薏苡生态系统,实现薏苡产业绿色生态发展。

本次培训紧密结合管厝乡农业特色与发展需求,李春燕围绕薏苡种植的关键环节,用通俗语言和生动案例,系统讲解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等内容,并对农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

除了集中授课,科技特派员团队还深入管厝乡薏米种植基地,开展“手把手”的现场指导,针对种植技术和绿肥使用提出具体建议。在烘烤基地,就相关烘烤加工环节提供了专业方案。

“浦城薏米早在2008年就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药食两用特性突出,特别是药用价值显著。我们曾对福建省内野生及栽培品种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浦城薏米的甘油三酯含量达2.10,为最高水平,其多糖含量也相当突出。”李春燕在介绍中强调,“研究证实从薏米中提取的成分在抗癌药理研究方面显示出良好潜力,所以我们选择浦城薏米作为我们重点的科研项目和内容。” 

培训现场互动频繁,农户们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讲解,增强了对薏米价值和种植技术的认识,提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与积极性。此次“课堂+田间”的培训模式,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近年来,管厝乡常态化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农民技能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科技特派员的合作,依托科技力量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管厝乡科特派工作站负责人周祥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