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以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指引南平市干部群众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10-31 08:50:3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一目标,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宏阔擘画。大家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全会为新时期我市做好文化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南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一步打响考亭论坛、武夷论坛品牌,持续推动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南平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十大创新工程”,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积极推进“书香南平”全民阅读提升工程,不断打响书院文化品牌。“我们将深入实施新时代闽北文艺精品工程,鼓励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一批反映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人民奋斗实践的精品。”

当前,延平区紧扣“闽江之源·文武延平”品牌定位,以创新驱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持续释放文化创新活力,守正创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区文体旅局副局长董智磊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文化传承方面,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通过多元形式讲好“延平故事”。在融合发展方面,借力影视传播赋能,推动“山、水、城”自然人文资源与工业遗存、城市烟火气深度融合,从场景供给到产业配套多维度发力,走好差异化“影视+文旅”发展新路;着力打造“大武夷闽江水上环带游”,串联特色景点,激活跨区域文旅活力。

“近些年,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牵头组建了南平市‘文图博’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打造全省首个公共文化与非遗保护深度融合品牌,创新推出喜马拉雅有声非遗图鉴,借助‘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等平台展现闽北非遗魅力,持续开展百姓大舞台、社区(农村)文化艺术周、‘武夷村潮’等群文活动。”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方剑云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特派员工作机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施‘非遗+’计划,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创作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关键时期召开的里程碑式重要会议,为基层发展锚定航向。”建阳区委常委、书坊乡党委书记杨球丽表示,书坊乡将贯彻落实“书香南平”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深度合作,以“一页建本传千年,一条古街阅古今”作为项目定位,立足“图书之府 建本之乡”禀赋与产业基础,活化康宁古街、积墨池等文化资源,升级全国建本文化传承研学基地,大力推进千年建本雕版印刷技艺活态传承。

“我们要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立足艺术专业特色,深化‘艺术+思政’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将个人艺术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学生就业创业,推动‘艺术+科技’融合创新,对接文化新业态需求,培育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生工作创新,努力培养德艺双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贡献智慧与力量。”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贾蓉说。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以文化创新为抓手,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民族传统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融合。”光泽县寨里镇党委宣传委员吴梦雪表示,“我们要努力把文化创新创造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积极推动当地手工技艺从单一保护向活化利用转型,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传播模式,让当地特色文化成为增强群众凝聚力、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

“四中全会提出‘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与我们守护的‘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文脉高度契合,在做好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历史文化‘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副主任饶姝文说,他们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型交互等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应用,推进历史建筑数字化、文化体验智能化,让理学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更生动、更现代的方式展现,增强对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立足浦城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各项工作。”浦城县文化馆干部徐丹说,接下来,浦城县文化馆将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培养机制,探索“非遗+”融合路径,深化“梦笔生花”美育品牌,以浦城剪纸艺术展、戏曲进社区等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深入开展非遗传习班、“百姓大舞台”等,让群众既能触摸历史厚度,又能感受文化温度。

(采写:程若兰 卢国华 张筱惜 汤文娟 缪韵 王沛夫 李霖昊 李雨姗 邱春静 徐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