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激励南平市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向前行
| 2025-10-30 09:18:3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连日来,南平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回望“十四五”,重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展望“十五五”,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南平市民政局干部群众表示,将紧扣四中全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内涵,以改革思维破解民生难题,以制度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乡镇“幸福里”社区“四不离”互助养老模式,探索居家社区助老“一站通、一网通、一键通”建设,完善多元协同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境儿童关心关爱,推动社会福利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加速;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基础上,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和渠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以扎实举措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市卫健委党员干部表示,自觉将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清单式”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持续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扎实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形成“省带市、市带县、县带乡”联动格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深化“4+N”全民健康医防融合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为广大群众提供就近、便利、优质、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
当前,市、区两级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一批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延平区多点开花、扎实推进,为基层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延平区四鹤街道马坑社区作为拥有1.5万居民、百余家商户的商住混合型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郑烽表示,下一步,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吃茶话事”“微心愿”征集等工作机制为载体,把步行街整治、休闲设施增设等民生实事列入清单,结合“优化区域布局”的要求,融入郑成功文化实施街区改造,既集聚商气更凝聚民心,切实把全会的部署转化为服务实效。
“全会精神让我们更加明确,要把促进公平公正、兜牢底线,作为民政人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松溪县民政人社局局长施丽表示,要更加注重精准识别和主动服务,确保好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加大“零工庭院”建设,开展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落实适老化改造与高龄津贴政策,让老有所养更有品质。“我们将努力当好政策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更多人感受到党的温度和幸福的质感。”
近些年,光泽县杭川镇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持续深化城市更新,拓宽居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渠道,推动民生福祉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我们要锚定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杭川镇党委书记陈松表示,杭川镇将持续深化“民生优先、共富导向”的实践路径,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盘活资源,让群众生活便利度与幸福感双提升。
近年来,政和县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用好党建体检成果,聚焦进城群众、流动党员、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办事难、学习难、就业难”等问题,创新打造党群连心家园、就业创业家园,集“农事城办”服务、党员教育管理、就业创业服务于一体,切实提升党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政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吕林花表示,下一步,政和县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贴城乡实际,持续强化民生保障与改善,深化“两家园”建设,优化丰富服务供给。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在肩。”延平区赤门乡前坪村驻村第一书记余茜炉表示,要从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干起,从一桩桩民生实事抓起,努力让村组道路更加畅通,让饮水安全更有保障,让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可及。同时,立足前坪村作为脐橙种植大村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橙园观光+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新路径,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转向“卖得好”、从“论斤卖”转向“论体验卖”,让特色农业成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
(采写:郑可 郑金富 卢国华 吴祯 陈雯 缪韵 范鑫琳 邱雯祯 阮倩敏)
相关阅读: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