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棒人”

2025-10-20 08:56: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棒人”

——访武夷学院台湾特聘专家黄柏翰

东南网10月20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记者 陈黎慰)

“对朱子学研究者来说,考亭书院是一个圣地。”武夷学院台湾特聘专家黄柏翰在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期间如是说。

2012年,时任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秘书长的黄柏翰,曾带领两岸青年学子重走朱子的生平足迹。闽北山水间的朱子遗存、当地对朱子文化的热衷,让他至今难忘;同年,武夷学院向他递出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他就此扎根闽北十三载。如今,他既是朱子学教师、宋明理学研究者,更是两岸文化交流的“搭桥人”。

此次大会,黄柏翰聚焦朱子学的两岸中华文化认同与全球生命力。他认为,朱子学不只是中华传统哲学,在日本、朝鲜等全球多地绽放出不同形态的文明之花。而今,这些在世界各地演化的朱子学思想回到发源地福建,产生新的激荡与交流。“这既关乎文化认同,也能明晰优秀文化的传承脉络。”中华文明能延续数千年,必有其“长寿秘诀”,朱子学对于当代面临的全球化挑战,能够提供启迪。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只是某一代人的事。”黄柏翰说,孔子在先秦时期整理并发展文化,朱子在南宋时继往开来、重振儒学。而今,北有尼山论坛,南有考亭论坛,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接棒”的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全球看到两岸青年学者的力量。

这份“接棒”和“传棒”的自觉早已转化为实际行动。十三年来,他走出书斋,推动两岸学子共走“朱子之路”,策划朱子家礼复礼活动、中华文化研习营,将交流范围从台湾地区扩展到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等地。“当年的很多学员,现在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老师,又带着自己的学生重走‘朱子之路’,朱子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