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连接两岸、面向世界的文明智慧——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林安梧
2025-10-19 09:13: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记者 陈黎慰)“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发展、文化生根’,到现在谈文明互鉴,作为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是极具有包容性的,朱熹的‘理一分殊’,《易经》所说的‘殊途同归’,正是这个道理,我们期待朱熹的学问能在当代重新发扬。”18日,在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林安梧表示。
在林安梧看来,当前正是推动朱子文化从典籍走入现实生活的关键时期。他引用朱子在《大学章句》的论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并指出,这一教育理念至今仍具现实意义。“从待人接物到学习六艺,朱子所倡导的是一套具体可循的生活礼仪与修养体系。我们不能照搬到现代生活,但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进行当代转化。”
他特别提到年轻人实践朱子婚礼的例子,“那样的仪式庄严而隆重。如今穿汉服、行古礼的年轻人也逐渐增多,这正是文化的传承”。林安梧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20世纪90年代末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会议时,他是唯一穿长袍的学者。“大家夸我这个长袍穿起来挺好看的,但为什么大家已经不习惯穿了?”他认为,需要从具体实践入手,“越少人穿,越少人做,就越难买到;越难买到,就越少人穿,传统服饰与礼仪就越难传承。我认为可以鼓励大家试着穿一穿,打破这一循环。”
林安梧强调,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纽带。“近年来,大陆举办了不少朱子文化活动,邀请众多台湾同胞参与,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从中亲身感受到了同根同源。”
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两岸情感认同的基石,更是推动和平统一的长久力量。“通过婚礼、汉服、经典诵读等具体实践,两岸民众得以在共同的文化土壤中建起联结。这种联结不是强加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在全球视野下,林安梧指出,朱子学中“理一分殊”的理念,为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资源。“我们追求的是多元互济、和而不同的文明图景。朱子思想中既有普遍性价值,又尊重地方性与差异性,这正是当前全球对话中所需要的智慧。”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