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探索“科技治超” 破解交通运输领域沉疴痼疾
2025-10-17 17:30: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严慧)“明明出厂的时候没有超重,而且沿途经过的前几个非现场执法路段都没有显示超限,怎么到邵武龙斗非现点就提示我超限呢?”货车司机张师傅很激动地向交通执法部门反映情况。今年5月27日,南平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接到群众反映,立即调取该货车在科技治超平台的称重数据,对其经过的多个点位采集的照片、视频进行分析研判确定为同一趟货物。5分钟后,执法人员给司机张师傅回复:“张师傅,别着急,我们科技治超平台很人性化的,4小时内经过多个非现点且称重误差不超过10%的,系统会采纳最轻点位称重数据。”执法人员清晰明确的答复,给张师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自全省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南平市紧盯短途治超漏洞多、源头企业监管弱、现场执法取证难、执法队伍人员少等交通执法领域沉疴痼疾,以科技治超为重点突破,营造亲情政商、便企利民的营商环境,让群众对精准执法、严格监管可感可及。
执法平台“一呼百应”。完成普通公路智能化管理科技治超平台建设,形成市级指挥中心平台精准发令,县级终端自动分析应用数据的“一呼百应”共治体系,实现路面不停车自动检测、动态数据实时采集,超限行为精准判定、违法证据链一键生成的“智能研判、精准锁定、高效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避免“人情关系”“吃拿卡要”“选择性执法”等不正之风,2025年前三季度共推送违法超限信息3741条,其中抄告外省(市)籍信息1787条,通过省运政系统锁定南平籍超限信息850条,办结非现场执法案件1180起,处置率达到90%以上。
执法数据“有理有据”。坚持科技赋能与人工查验相结合,通过数据对接,实行运输全过程电子磅单制和终端复核制,形成出厂磅单核查、站点对比检查、卸载称重复核的“正向可监管、逆向可溯源、全程可跟踪”数据监管闭环,有效避免人为篡改数据、数据偏差多收费等问题发生,用数据证明违法事实,从源头提升执法公信力,为执法提供精准靶向和数据支撑。同时,公众也能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监督,有效降低基层执法腐败行为的发生率。今年来,协调14家货物装载源头企业安装称重设备,结合数据分析,走访货运企业269家次,约谈企业45家次。
执法效能“靶向精准”。依托普通公路智能化管理科技治超平台,实现智能监测设备“24小时在线”,大数据精准定位超限超载行为,节省执法人力70%,有效降低执法风险与成本。全市6条国道、2条省道、6条县道及1条乡道等主要货物运输通道,实现45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全覆盖。辖区内非现场执法案件年处理量对比2021年提升53.6%,普通公路路况完好率提升至88%以上,货车超限率降至目前的0.66%,货车责任事故率较科技治超开展前下降85.7%,监管保护范围更大,服务效果更好。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