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六批) 南平市一案例入选
2025-10-13 09:06:28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了《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六批),其中,《福建省南平市以“三改+四个一”实现绿富同兴》典型案例入选。
此前,《福建省顺昌县探索“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福建省南平市探索林下空间流转机制》《福建省南平市推进“全竹利用”产业链建设》分别入选《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至此,南平已有四案例入选。
南平市森林面积3113.2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23.7%。长期以来,南平市造林绿化以杉木、马尾松为主,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少,经营方式比较粗放,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同时,“分山到户”改革后,集体林地碎片化突出,随着城镇化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单家独户经营难问题日益凸显,造林营林成本不断上升,制约了林业发展。南平市坚持问题导向,以森林“三改”技术措施优化林分结构,以“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机制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做好“森林+”发展文章,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南平市大力推广森林“三改”技术措施,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常绿用材林为常绿彩化花化“镶嵌”多功能景观林,精准有效提升森林质量。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2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10%以上;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亩均蓄积18立方米,最高蓄积每亩55立方米。完成“一带三沿”一重山林地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250处、3.96万亩,打造示范带13条,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
聚焦答好“林改四问”,南平市创新推出“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即“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一县一数库”,通过在“森林生态银行”与林农之间搭建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把分散在单家独户的无林地、有林地整合打包成集中连片的资源包,促进“绿色资产”有效增值;将合作经营收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为每户林农办理股权证,推动林农通过股份合作经营,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以“保底收益、一年一分红、主伐再分红”模式,保障林农有稳定可持续收入;建设县级林地林木资源信息空间分析数据库,实现森林资源的立地质量、林分状况、资源权属、经营收益分析等关键信息可查询,为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提供信息支持。截至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推广至全市10个县(市、区)136个乡镇(街道)695个村,合作面积累计达28.75万亩,惠及林农11.57万户,规模经营带动森林质量明显提升,合作经营区内森林蓄积量提高35%。
此外,南平市还创新“森林+金融”“森林+林下经济”“森林+碳汇”等模式,实现村民、村集体、森林生态运营主体多方共赢。(记者 汤文娟)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