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七夕崇蛇节 传承闽越千年信仰
2025-08-29 18:44: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梦媛 |
分享到:
|
东南网8月29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 图/文)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佳节。当人们沉浸在鹊桥相会的浪漫想象时,福建南平樟湖镇,却上演着一场人与蛇之间延续千年的古老对话。当日延平区樟湖崇蛇文化旅游节如期开展。延平樟湖崇蛇习俗是上古闽越人蛇崇拜的“活化石”和人文始祖信仰文脉,也是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为止全省乃至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崇蛇活动,2005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樟湖镇蛇王庙前人山人海
清晨六点,樟湖镇蛇王庙前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翘首以盼。鸣锣开道,旗幡招展!巡游开始了!只见男女老少,或手握长蛇,或任蛇盘于颈项、缠于胸前。“镇上的小孩,都不怕蛇。”参与游蛇的少年自豪地说道,这份刻入基因的亲近感,源于古老的人蛇共生环境。在今日此时,蛇在这里不是可怕的生灵,而是庇佑一方的保护神。游客们也纷纷触摸蛇身,希望沾沾这份独特的福气。
客人体验与蛇共舞
家家户户门前备好清水,方便随时为蛇降温。热情的乡民还为巡游队伍准备了免费的凉茶。这不仅是对蛇的呵护,更是樟湖人对这份传统的深情守护。
巡游队伍中,少男少女手提各类大小不一的蛇,笑盈盈地走向围观游客,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体验与蛇共舞的独特风情。
“很多人提着蛇绕在脖子上,场面很震撼。有个孩子提着蛇到我面前来,吓得我连忙后退,很惊险刺激。”来自泉州的游客廖春英女士抚着胸口说道,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这是我见过最特别的民俗活动,完全不虚此行。”
“闽越崇蛇文化在樟湖古镇,绵延不断,代代相传,让我们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古老民俗的鲜活展现。”当地崇蛇文化爱好者陈向明告诉记者。他从小参与活动,如今已成为这项传统文化的重要保护者之一。
少男少女手提各类大小不一的蛇
闽北多山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时人蛇共存的生态环境,并将蛇神崇祀在福建省传承下来。蛇在古语中又被称为长虫,先人以虫为义,把福建称为闽,后来也就演变成了福建省的简称。樟湖崇蛇文化由来已久,“七夕”庙会鼎盛于明、清朝代,当地每年春秋两季以崇蛇文化载体蛇王庙为中心,举办盛况空前的游蛇灯、赛蛇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多年来,随着专家学者、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全力推动,樟湖崇蛇民俗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海内外学者进行中国南方蛇神信仰文化内涵研究的重要参照,也成为缔结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开始巡游
据悉,多年来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恢复传统活动、修缮蛇王庙等文物建筑、系统整理民俗资料。如今,樟湖崇蛇文化不仅得以传承,更通过闽江文旅开发焕发新生机,依托白鸽岛、古村落等景点,带动着沿线村镇共同发展。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