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浦城古楼乡:竹制品加工生产忙 特色产业促振兴

2025-08-28 18:07: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8日讯(通讯员 图/文 陈红 柳浪漫)群山之间,竹海莽莽,竹韵悠悠,古楼乡的毛竹初级加工点就掩映在这片绿色之中。走进浦城县古楼乡张英竹制品厂的加工车间,一根根毛竹经过切割、破竹、筛选等工序,最终变成一根根竹条,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生产画卷。

工人正在搬运烘烤过的竹板条

“我们2016年建厂,以前都是做些筷子、竹条之类的简单产品。这两年市场前景好,我们前年完成设备升级,现在我们专门做压制竹板材需要的竹条。”张英竹制品厂负责人张英一边检查设备运转,一边介绍。目前,厂里年加工竹板条能力近万吨,产值达到五六百万元,十五六位工人基本都是本村或邻村的乡亲,实实在在地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这些粗刨条要最终变成千家万户使用的办公家居用品,还需经历碳化烘干、精刨、选色、压板等工序。不远处,佳源竹木制品厂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将竹条进行长达7小时以上的蒸煮。老板娘吴庆芬介绍,蒸煮后的竹条需初次烘干,再通过窑内间隔五六天的二次烘烤去除水分,增强硬度与稳定性,厂内设备现在每天最多可加工十来万根竹板条。

“以前我们做的也是粗加工,两三年前我们投入300余万元引进了新机器,也新建了厂房,现在古楼乡其他厂的竹板条,基本都送到我这里碳化烘烤,加工完成的竹条,将成排运往政和、浙江丽水等地进行深加工。”吴庆芬说,她从事竹木加工行业十几年了,家里亲戚也有很多干这行,有的在福州、政和办厂,这些年来竹产业市场越来越好,也坚定了她继续在这条路上发展的信心。“毛竹生长快、可再生,‘以竹代塑’是市场主流的方向,我们也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吴庆芬说。

加工后的竹板条

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古楼乡竹产业也乘着这股东风,蓬勃发展。古楼乡是浦城县主要产竹区之一,现有竹林面积9.66万亩,有着“竹海古楼”的美誉,全乡10家竹企业,年产值超5千万元。近年来,古楼乡发挥竹木初加工企业紧密联系精深加工企业的优势,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并积极探索竹山集约经营,促进当地竹产业增效、村民增收。

“我们牵头成立的毛竹专业合作社,组建机械化专业采伐队伍,并通过‘分利不分山’的模式,既保障了农户权益,又提高了竹林效益。”坑口村党支部书记廖剑平介绍。在坑口村,古楼乡试点推行了“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3800亩分散的毛竹林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竹产业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在建设农村道路X866临武线临江至武夷山公路,方便企业产品的运输。此外,还计划依托振兴公司进行代建代管,在已建成一个毛竹分解点的基础上,由大洋村筹集资金建设第二个毛竹分解点,扩大竹产业的规模。”古楼乡党委书记陈联军表示。下一步,古楼乡将围绕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文章,进行竹林资源培育、加工工艺、产品制造、市场拓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把毛竹打造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