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上半年南平市496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300亿元

2025-08-13 08:56:4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南平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496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9.41亿元,占年计划53.68%,超序时进度3.68个百分点。其中,173个市管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2.68亿元,占年计划53.56%,高于序时进度3.56个百分点。这是记者日前从南平市发改委获悉的。

成绩的背后,是全市上下以重点项目为“硬支撑”,全力拉满弓弦、争先进位的生动实践。

弓满弦张,建设热潮奔涌

项目建设现场,就是南平发展的火热“考场”,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的干劲——

立秋时节的闽北,热浪未减。作为省重点项目的延平区全竹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现场正如火如荼推进建设。挖掘机挥舞长臂,装卸机穿梭其间,砂浆机轰鸣搅拌,曲臂车平稳升降,将工人们托举至空中作业。

“项目现场有5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大伙儿都铆足了劲,进行综合楼幕墙横档安装、成品楼外墙板安装、压制车间设备基坑主体施工等。”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们紧盯关键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全力克服困难,按时序高效推进施工,项目预计年底建成。”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可带动产业园周边10万亩5万户竹农发展竹林经济,通过竹材精深加工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全竹吃干榨净”,助推延平区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武夷山市北城新区冷链综合物流园项目同样快马蹄疾推进中。该项目为省重点项目,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冷链仓配中心、综合服务楼、配套用房等设施。目前正进行1#综合服务楼桩基施工,预计2027年完成建设。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冷链物流效率,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助力特色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浦城县现代粮食产业园项目、建瓯市笋竹农产品深加工和交易中心项目等84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与此同时,建设成果正加速显现,三爱富(邵武)氟化学产业基地项目、松溪县涤纶短纤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28个项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正逐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绿色”迸发,动能加速积蓄

翻阅南平经济上半年的成绩单,可见“绿色动能”正加速积蓄:ES纤维产业增长36.7%、氟新材料产业增长13%、水产业增长11.2%、竹产业增长37%……

这些跃动的数字,在企业生产一线得到生动印证。在闽瑞新合纤(南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去年,我们攻克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装备,0.6旦ES纤维实现商业化量产,并且技术进一步突破至0.4旦,刷新了全球热风纤维细度纪录。”闽瑞股份监事会主席董丽梅介绍,技术突破带来产品供不应求,为满足激增的订单,公司正加紧建设2条新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内即可建成投产。

几年来,通过持续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四上”企业培育行动和用“五个一”的理念抓产业,不断压实“一把手”抓谋划、抓招商、抓技改的任务落实,南平市逐步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支撑点。今年来,南平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663个,数量居全省第4;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253.6亿元,比增164.5%和69.6%;新建投产入统规上工业企业11家,数量居全省第1。

当前,南平市正积极落实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9条等政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做大做强做优重点产业链。同时,持续完善提升“惠企政策直通车”“免申即享”、绿色产业创新服务、“企呼我应”四大增值惠企平台,精准帮扶企业,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蓄势再发,机制精准护航

场上你追我赶,离不开场外精准护航。南平市深化落实“三化五定”闭环落实机制,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针对项目用地、用林、审批等堵点难点,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精准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福建省联华七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竹笋深加工的企业。2025年初,企业通过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提交了“急需鲜笋保鲜领域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平台依托智能算法精准匹配,快速推荐中国科学院刘莉专家团队。双方合作攻关保鲜技术,成功申报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获得资金支持。“‘绿创平台’精准高效的引才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产品升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企业负责人许书春说,该项目预计提升春笋利用率,新增收入1000万元、利润100万元。

据悉,南平市率先打造的全国首个市县级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以解决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为政府产业治理、企业生产经营、产业生态建设提供信息决策服务。目前,平台已绘制出竹、水、白羽肉鸡等9条重点主导产业创新链图谱,并对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全链条各环节把脉、问诊、开方。此外,依托平台人才库,已设立28个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选派485名科特派服务企业;链接外部合作投资机构和商业银行,为企业推荐金融产品。

南平市创新“南平优质资源+专家优秀成果+营造优越环境”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省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试点,组织开展赴长三角“招才引智”,推动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等科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成人才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项目2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18%。

跑赢“上半场”,决胜“下半程”。“我们将继续保持‘拉满弓’的奋进姿态,强化协调调度,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重点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顺利推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南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徐陆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