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映清风 廉生正气
2025-08-05 20:59: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东南网8月5日讯(通讯员 赖澍奕)《齐民要术》载“竹性耐寒,经冬不凋”,世人常以竹为品格镜鉴,竹凭借独特的品格和情操,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志士的青睐。它不仅是山川间一抹翠绿的风景,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竹之坚韧、竹之谦逊、竹之清雅,恰如廉洁之风,无处不彰显着虚怀若谷的纯粹与高风亮节的品格。
竹之坚韧,喻廉洁之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的《竹石》道出了竹的坚韧不拔。在风雨交加、岩石嶙峋的环境中,竹子依然能够顽强生长,这种生命力象征着面对诱惑与困难时,清廉之士应坚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初心,不为外物所动。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如竹般,根植于人民之中,无论环境多么复杂多变,都要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让“廉洁之骨”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竹之谦逊,显廉洁之德。“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北宋徐庭筠的《咏竹》以竹喻人,表达了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和不骄不躁的性情。竹的生长,从不张扬,即便高耸入云,内心依旧谦逊。“满招损,谦受益”,廉洁之德,在于谦逊待人,低调行事,不以权谋私,不以位压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党员干部应如竹般虚心,不因位高权重而忘形,不因成绩斐然而自矜。唯有如此,方能不负人民重托,不负党的期望,用实际行动诠释“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深刻内涵。
竹之清雅,映廉洁之魂。“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诗人刘禹锡借用竹子,告诉世人要像竹子一样,有着君子的淡泊心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保持一颗纯净如水的心。明代海瑞任应天“吾门如竹篱,民心可直入”的权力运行理念,与竹“外直中通,可容清风”的特性遥相呼应。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唯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方能坚守初心,不为外物所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清风正气成为心灵的栖息地,让清廉成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观竹悟廉,见贤思进。要似竹般深根固柢,恒心守廉不移;亦需虚怀若谷,勇于担当重任;更要保持主干挺拔,无蔓无枝,坚持自律自省之道。以竹为舟传清廉,以廉为镜正己身,党员干部若能在心中深植竹之“三鉴”,便可得“终生保坚贞,此节无凋零”的思想觉悟;“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的内在修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境界;使清廉品格如竹之常青,让正直之风似竹之傲立。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