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特色文化产业地图正式推 28项文化瑰宝集中亮相
2025-08-04 09:32:0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近日,南平市委宣传部正式推出《南平市特色文化产业地图》,这张集纳了延平茶洋窑、建阳建窑建盏、武夷山茶文化体验、建瓯龙团凤饼等28项特色文化产业的“文化指南”,不仅为大众打开了领略南平十县(市、区)文化魅力的窗口,更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南平山水灵秀,文脉深厚,十县(市、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如同散落在闽北大地的明珠,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与地域智慧。此次推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地图,恰似一条串联明珠的丝线,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成果系统呈现。地图不仅清晰呈现各产业的分布,更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既有对建阳建窑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年技艺的历史追溯,也有对武夷山茶文化体验从采摘到研学全链条发展规模的介绍;既展示了浦城剪纸、松溪版画等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也呈现了政和朱子文创等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成果。每项产业均配有代表性产品展示,让读者直观感受南平文化的多元魅力。
作为宣传推介南平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该地图以直观方式打通信息壁垒,既方便公众探寻地域文化脉络,也为产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将有效助力南平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相关链接
这张地图,堪称“行走的南平文化百科”。南平十地文化各有千秋,每一项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延平区的茶洋窑,千年窑火余温仍在,仿佛能听见古窑工与窑火的对话;“文房瑰宝”凤咮砚石纹里,藏着历代文人的笔墨情;老工业基地的影视拍摄现场,正上演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建阳区的“黑瓷瑰宝”建窑建盏自带星光,千年传承的建本雕版印刷,木版上的温度触手可及,一笔一划都是历史的印记。
邵武市的竹加工技艺巧夺天工,一根竹子能化身万千形态;和平镇枫林窑的青白瓷,釉色里藏着江南烟雨般的温润,晕染出时光的柔和。
武夷山市的山水实景演艺让你“人在画中游”,沉浸式跌入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梦境;茶文化体验解锁一片叶子的千年传奇;遇林亭黑釉茶盏里,藏着宋代茶席的风雅。
建瓯市的根雕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重获新生;竹制品藏着生活智慧,实用与雅致兼得;复刻的宋代龙团凤饼,一泡便知古韵悠长,茶香里飘着千年故事。
顺昌县的大圣信俗文化延续着神话的浪漫,藏着孩童的向往;杉木文化诉说绿色传承,见证人与自然的共生;竹木工艺画与顺昌窑陶瓷,皆是指尖的匠心之作,勾勒出生活的诗意。
浦城县的剪纸以刀为笔,剪刻出生活百态的鲜活;大口窑青白瓷见证宋元繁华,釉色透亮如昔;闽派古琴的弦音里,藏着千年的风雅,一弦一动皆是时光的回响。
光泽县的仿古箱包复刻复古风潮,茅店窑的陶瓷带着山野的质朴与厚重,釉色里沉淀着岁月的沉静。
松溪县的版画以刀代笔,勾勒时代剪影,刻下生活的温度;湛卢剑(茶刀)延续“天下第一剑”的锋芒,刚劲中藏着茶席的雅致;百年蔗的甜蜜与九龙窑青瓷的温润,都是独一份的惊喜,甜了时光,也柔了岁月。
政和县的竹艺文创藏着自然的巧思,竹的灵秀在小物中尽显;朱子文创让理学智慧走进日常,一器一物都是哲思的温柔落地。(蒋雪娇 陈瑜)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