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早稻测产“成绩单”亮眼 平均亩产达581公斤
2025-07-25 17:42: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 张少杰 摄
东南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张高鹭 张少杰 杨娟)盛夏七月,稻浪翻滚。7月23日,建阳区崇雒乡横源村65亩双季早稻示范片迎来测产验收。经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实地测算,该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81公斤,较去年亩产显著提升17%,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早稻测产是检验粮食生产成效的关键环节,既为评估作物产量、研判丰收形势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续种植技术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测产现场,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鸣声,农技专家同步开展早稻测产验收与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杨娟介绍:“本次测产严格遵循规程,随机选取了3个面积均在一亩以上的样点。经过现场收割、去杂、测量含水率,最终得出平均亩产581公斤的结果。”
这片丰收的示范片选用了优质品质“优I316”,并采用双季稻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还配套工厂化机插育秧,应用精确定量栽培、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今年的好收成,既得益于天公作美,上半年雨水适中,病虫害较少,更离不开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和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种植大户黄利明手捧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测量早稻含水率 张少杰 摄
近年来,建阳区紧紧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四良”融合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提升粮油作物单产。一方面,充分发挥好“嘉禾之乡”产粮大县优势,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持续开展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着力提升种粮大户的种植技术和装备水平。
“找准突破点非常关键。”杨娟举例说明,“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育秧流水线设备,将育秧生产效率从每小时600盘大幅提升至2400盘。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双季稻种植农时紧张的问题,也提升了经营主体的经营服务能力。”
据了解,建阳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万亩。目前,小湖、书坊、麻沙等乡镇的双季早稻已陆续开镰,得益于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推广普及和单产水平的提升,全区早稻总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长,为夯实区域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米袋子”丰盈再添新力。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