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铆“竹”干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2024-08-14 18:31: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张高鹭)竹海幽幽,翠绿如玉,在连绵不断的竹林下,是建阳竹产业蓬勃发展的胜景。南平市建阳区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拥有竹林面积62.34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2.11万亩,素有“林海竹乡”之称。
近年来,建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绿色牵引、产业为媒、创新赋能,促进竹林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让“沉睡”在山上的广袤竹林资源变成“绿色银行”,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缠绕式竹吸管” 建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供图
紧扣发展,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缠绕式竹吸管”“竹展开正交复合板”……近年来,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定“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的发展战略,设立竹展开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材料及产品性能专业试验室,进行材料研发、产品应用研发和设备研发等,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目前,竹吸管的工厂食品安全认证已通过了 BRC 包装材料全球标准、FSSC食品安全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体系认证要求,以及近期研发出的竹展开正交复合板也填补了国内这类板材的空白。”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健昌说。
无独有偶,庄禾竹业有限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目前市场上以实木建材、木塑复合材料的户外建材耐腐性、耐久性差,易褪色的现状,研发以毛竹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户外景观材料,实现竹质产品向档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方向转型,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场所。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上发力,从原材、运输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提高毛竹利用率。”庄禾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品才告诉笔者,“在现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庄禾依旧取得了逆势增长。”
在全球“禁塑”“限伐”的大背景下,建阳区紧扣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注重竹制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引进创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企业走“精、特、新”发展路子,形成以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阳庄禾竹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两徐”竹经济产业园产业集聚,扩大夷山物产等企业做大自有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推动竹企开展直播带货主动融入“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培育新潮竹、黄坑、孟宗竹3个省级著名商标。
竹研究院部分竹制产品 张高鹭 摄
搭建平台,推动竹木产业发展
日前,笔者从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了解到,该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由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浪尖设计集团牵头,联合本地国有企业及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平台”模式。2023年10月成功创建为省级研究院。竹研究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竹产业在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与发展。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竹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与初衷,强调了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竹产业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产业,其发展未来可期。研究院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以服务竹产业为宗旨,以工业设计为服务抓手,旨在通过工业设计赋能一产、赋智二产、赋值三产,推动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产业源头开始运用科学创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帮助传统竹产业链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南平竹源丰富,以及本地的竹产业配套完整。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赋能,来激活当地的产业链。”
“创新”“设计”始终是研究院的核心和底色,研究院紧密把握“以竹代塑”这一全球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南平市与建阳区政府的紧密合作与战略引领以及公司深厚的全产业链设计能力与丰富的行业经验,携手共筑平台,旨在深度挖掘并推动南平市竹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辐射福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
据了解,下阶段研究院将紧密围绕南平市及建阳区政府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合区域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设计创新为引领,产业基础为根基,全面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以建阳区“福建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母院为“1”,各个地方合作机构分院为“N”的“1+N”战略,实现资源联动。
崇阳街道焦源社区蝴蝶山公益书吧 建阳区崇阳街道供图
多元运用,推广绿色生态生活
8月10日,崇阳街道焦源社区的蝴蝶山公益书吧正式开放。走进书吧,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书吧里竹制桌椅,“我们这里的桌椅都是竹子做的,既美观又环保。”建阳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理事赖云洲向大家介绍。
建阳区内竹加工企业集聚,其产品涉及户外地板、竹餐具、竹家具、竹炭、竹工艺品、食品等,为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响应“以竹代塑”号召,倡导绿色消费,建阳区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竹制品应用,不断推广竹制品进餐饮,进景区、进书舍、进家具卖场、进街区,在机关单位、住宿餐饮、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广竹产品。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还倡议机关企事业单位首当其冲,带头落实“以竹代木”“以竹代塑”推广应用笋竹产品。
日前,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南平体育中心举办,赛场外小吃街的一个个摊位就是用竹子搭建的。
“竹子搭建的摊位是这次美食节其中一个特色,这也是我们竹空间打造的一部分,很好地凸显了我们‘林海竹乡’的特点。”南平大武夷美食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陈贵涛说。
目前,竹制品已应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读书角、会议桌牌、工牌、活动等。
竹山飘岚——黄坑坳头村 建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供图
立足特色,做优大武夷竹旅融合
4月28日,位于黄坑镇坳头村的坳头生态观景平台主体工程已完工。“这个观景平台占地面积约为4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70平方米,具备良好的观景视野,建成后能够充分展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壮美风光,是一个层次鲜明,集峡谷、山脉、星空、云海、茶园、竹林为一体的生态观景点。”黄坑镇宣传委员郭荣华说。
在坳头生态观景平台的不远处,坳头红茶主题民宿也正在开工,项目进度已完成60%,预计8月底完工,在两个项目均完成内部装修后会投入运营。
据介绍,全区十六个乡镇(街道)中拥有5万亩以上毛竹林面积5个,黄坑镇更是高达16.76万亩。黄坑镇抢抓环带发展机遇,立足当地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下足功夫做强竹经济、做活竹文化、做美竹风景,将景区、农家乐、民宿串联,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通过旅游与竹产业融合,帮助竹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建阳区致力于打造竹元素为特色旅游观光点,推进竹文旅融合发展,形成黄坑“竹海+山庄”、小湖“葛墩竹”、童游“半天窟”、漳墩“泔洋”、书坊“五指山”、莒口“华家山生态游”等竹文化旅游风景,为建阳区的旅游增添浓重一笔。
风动竹林,竹影婆娑,倒映着的是建阳竹产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开拓前行的脚步,是建阳竹产业在连绵的竹林中用心诠释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
相关阅读:
- [08-14] “三茶”统筹香飘万里
- [08-13] 南平“七夕”开展“为爱减负,为家添福”系列活动
- [08-13] 南平市侨联举办“巧手迎七夕 礼序东方韵”活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