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幻灯片 > 正文

非遗送福贺新春丨武夷山竹编:“福”字竹编送百福

2024-02-20 11:14: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开栏语:

又是一年新春时,家家户户庆团圆。为进一步营造欢乐祥和、充满福气的“福”文化浓厚氛围,推动全市上下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东南网南平站策划推出“非遗送福贺新春”系列报道,聚焦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展示非遗匠人创作的“福”文化作品,让广大市民在品味浓浓年味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东南网讯(本网记者 王俊杰 郑正华 陈艳)漫步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宋街,竹编的“宋街”牌匾颇为显目,吸引游客驻足、打卡拍照。牌匾后就是武夷竹编非遗艺术传承人谢宏星的竹编馆,馆内展出各式各样的竹编工艺品,一得空谢宏星就会到展馆内为各地而来的游客讲解传统技艺的由来、工艺、造型及特点,这些充满非物质文化遗产气息的生活化作品深受游客的欢迎。

谢宏星主编作品展示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这幅竹编‘福’相较于平常所见的‘福’字有很大的不同,它一面是‘福’字,另一面是‘如意’二字,寓意着新年‘福如东海、福泽绵长和吉祥如意’。”谢宏星向记者介绍着他龙年“福”字竹编作品。他表示,竹编和“福”有着很大的渊源。每逢农历新年来临前,人们都会制作竹编的筛子、灯笼等,上面都编织“福”字,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武夷山竹编有着近3800年的历史,是将竹片经过破篾、刮削、磨光等工序,采用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技法,再以挑、压、破、拼、提花编织等多种工艺针法,运用虚实和明暗变化进行编织。谢宏星18岁开始学习竹编技艺,20多年来,他一步步坚持,将武夷竹编申报成省级非遗,到现在他的作品先后荣获过国内外60多个奖项。

谢宏星创作“福”字竹编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这个竹编‘福’用的是十二丝的细丝编织而成。在‘福’字的弧形上采用了星点编织手法,每个拐弯处可以很顺畅地进行编织,如果用传统的手法,则有一定的规则性,横竖比较规整,展现出来的效果比较方正。同时,‘福’的每一个弧形都很讲究,通过镂空手法,可以体现出和素描一样的效果,所以在编织手法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编织手法的不断精进,给予谢宏星在艺术上更大的创作空间。

谢宏星竹编作品《空间站》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工艺日趋精湛,而且表现题材越来越广泛。除了在创作手法上进行创新,谢宏星还将竹编工艺的实用性与艺术价值结合,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展创意竹编研究,将古老竹编艺术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各种吉祥动物、二维码等有更高价值的文创产品。竹编蜘蛛、竹编小鸟、竹编小船……一个个生动逼真的竹编作品中,谢宏星的竹编作品《空间站》尤为引人注目。“2021年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我就决定亲手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竹编空间站,记录下这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据悉,此作品用了12种竹子,18种编织技艺,经过46天才创作完成。

谢宏星正在创作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武夷竹编,谢宏星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账号,将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成品剪辑上传,获得了许多点赞关注。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这门古老的手艺产生兴趣时,他也成功在短视频中潜移默化地科普了竹编知识。

眼下春节渐近,用传统竹编技艺制作的“福”字竹编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谢宏星接到了不少订单,竹编“福”也去往全国各地。“未来我也会继续宣传竹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竹编工艺这项‘非遗’文化。”谢宏星笑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