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沙无泞:半个世纪的守护

2023-07-20 09:17: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 “清代开始,这一带的房屋都属于刘氏家族,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家族里的婚丧嫁娶都在这里举办……”在建瓯城区的序五里43号,一座古朴的小楼——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纪念馆,静静立于清幽的巷子中,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正在为参观者做讲解的清瘦老人是沙无泞,与共和国同龄的她已经守护这座小楼半个世纪之久。

“序五里43号”的红色历史

小楼虽小,却不平凡。

时光回溯到动荡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遭到大肆搜捕和屠杀,各地党组织被破坏,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共八七会议召开后,党中央为了恢复与发展福建工农运动,决定成立闽北、闽南两个临时委员会,领导福建革命斗争。这座小楼便是当时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机关所在地。

“小楼是我外公刘葆彝设计的,可他还没见到小楼建成,便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也是在那一年,中共建瓯支部成立,这里就成了我外公的老师、同学等当时建瓯仁人志士的避难所。”沙无泞介绍说,由于刘氏祖宅四通八达、便于撤退和隐藏,同志们便决定将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当时,刘葆彝的弟弟刘葆康参与了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的工作,刘葆彝的父母和遗孀则负责联络和掩护同志。

“小楼正前方是以前刘家的花园,西边这一块则是大院。遇到有人来搜捕,同志们便从西边这个小门撤出去,前往码头坐船离开。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撤销后,此地依然是重要的红色交通站。”岁月流转近百年,刘氏家族的许多成员在革命中远行,当年人丁兴旺的祖宅,辗转变迁,仅剩下“序五里43号”作为历史的见证。

捐房建设纪念馆

为了小楼的存续,沙无泞付出了许多。

沙无泞的父亲沙陆墟是江苏无锡人,在闽北参加革命活动期间,与刘葆彝的女儿刘淑贞相识相知。1968年,为了照顾几乎半瘫痪的外婆郑瑞芝,还不满20岁的沙无泞独自从无锡来到建瓯,这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

“照顾外婆的12年里,她告诉了我许多红色历史,我俩的感情很深。”沙无泞清晰记得外婆临走前的话,“这座小楼是你外公留下的最宝贵纪念,我将它传给你后不能作为财产买卖,一定要把它长久守护好。”面对老人的嘱托,沙无泞含泪承诺,决心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好小楼。

1984年,沙无泞一家居住的小楼被考证为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沙无泞和叔公刘葆康,姨妈刘静贞、刘永贞及母亲刘淑贞讨论决定,自愿将小楼的书厅无偿捐赠给政府。1986年,经建瓯县委、县政府拨款修复,设为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和建瓯市革命斗争史陈列馆。

捐出书厅后,沙无泞一家只能“蜗居”在小楼楼梯下不到25平方米的空间内。“烈士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作为烈士后代,我们捐出房子又算得了什么?”沙无泞坦诚地告诉记者,将小楼交由国家保护是对外婆的最好告慰,既然决定要建设展馆,自己还要努力确保它能一直敞开大门、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每天工作之余,沙无泞忙着为参观者义务讲解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的历史,这一忙就是37年。家人们总是体谅她的忙碌,主动为她分担家务、帮忙引导访客。纪念馆的保洁、水电等事务,均由沙无泞一家负责,她毫无怨言,以纪念馆为家,毅然挑起重任。

守护家人最珍视的记忆

“女儿啊,爸知道你这辈子的心思都在那栋小楼上,现在政府也在努力保护它,可以回来陪我一段日子了吧?”1993年3月,沙无泞赴无锡,为年近八旬的沙陆墟祝寿。此时,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纪念馆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对父亲的恳求,始终牵挂着小楼的沙无泞默默无言。

同年10月,沙陆墟离开了人世,返回建瓯的沙无泞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为了陪伴悲伤的母亲,赶往无锡奔丧的她在当地住下打工,在建瓯玻璃厂的工作成了停薪待岗。1996年,因丈夫下岗,小楼关闭了一年。

“叔公和母亲的最后岁月都是伴着小楼度过的,他们对这里的感情同样深厚。”沙无泞回忆说,1997年自己陪母亲回到建瓯,四代人难得团聚。当地政府体恤一家人的付出,在小楼旁原宅基地上增盖了一座50平方米的平房供他们居住。同年,见证过革命岁月的叔公刘葆康和母亲刘淑贞先后辞世,沙无泞不久后也从玻璃厂退休,她的讲解员生涯开启了新篇章——受建瓯市博物馆聘用,她成为一名专职讲解员,每个月200元的退休金加上300元左右的讲解员薪酬,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时光一晃二十余载,在建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纪念馆换掉了简陋的木制展板,小楼地面铺上了瓷砖、粉刷了墙面,门窗都刷上了漂亮的油漆,灯箱把室内照得更加亮堂……不变的是,沙无泞日复一日守护在此,至今她已累计服务参观者10万人次以上。

“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许在他人看来,一路走来有太多艰难,但这些对我而言,只是为了守护自己家人最珍视的记忆。”沙无泞告诉记者,小楼不仅寄托着家族的根与魂,也“住”着一段每每提及都倍感光荣的历史。只要条件允许,她的讲解还将一直持续下去。(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