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南平频道 > 电力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平供电:输电数字化转型升级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2021-08-13 11:55: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南平供电公司数字化班成员通过监控平台巡查输电线路运行情况。陈熹 摄

经过数字化转型后,南平供电公司输电数字化班以管控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移动巡检、无人机巡检、可视化巡检”的立体巡检模式,强化人机协同巡检,对各类巡检、监测数据进行集中在线实时智能分析,将分析出来的缺陷隐患纳入平台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输电巡检“业务数字化”目标。

8月1日至3日,南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作业班人员对220千伏水越Ⅰ、Ⅱ路和220千伏槐越线3条线路进行无人机通道飞行巡视。现场作业人员使用智能飞巡软件勾选好巡检杆塔,软件自动生成航线,点击一键起飞后,飞机按照航线自动飞巡,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自动回传至后台进行分析。仅用时三天,巡视人员就完成了3条线路约180公里的无人机巡视工作,相较传统的人工巡视,无人机巡检综合效率提高了5至8倍,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的摸索,南平供电公司巡检数字化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移动巡检方面,2021年上半年南平全市输电专业共完成巡视杆塔88814基,发现缺陷隐患4846处,整改缺陷隐患4757处,从2018年至今,该公司输电专业故障停运逐年下降,年降幅均超过25%,成效显著。在无人机巡检方面,在线路故障巡检工作中,传统人工巡检需要10至12人花费1至2天完成的工作量,运用无人机巡检则只需2人用1天的飞巡即可完成,作业效率提升了5至12倍。在线路验收工作中,利用无人机每人每天可验收线路杆塔20基,是人工登杆塔验收的6至7倍。在输电通道巡检工作上,利用无人机每人每天可飞巡输电线路通道50至60公里,巡检效率是人工巡检的5至8倍,且无人机巡检的精度高,特别对档中线树的距离判断准,能高效发现线路通道存在的隐患,指导班组精准消缺。2021年上半年,南平全市共完成无人机巡检5893公里,无人机通道巡检数据量居全省第一。应用无人机开展故障巡视、线路验收、异物处理等,减少了人力消耗,降低了作业风险,提升了作业效率,切实起到了“一台机顶一个班”的作用。在可视化巡检方面,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成功预警全市异常情况1626起,其中施工外破1141起,山火预警485起,今年以来未发生因监控不到位造成的线路跳闸事件。

1  2  3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