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杜蜀文:站岗在八闽第一关

2021-02-23 17:05: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杜蜀文在立岗接车 肖顺杰/摄

东南网讯 闽赣交界处的分水关铁路隧道,素有“八闽第一关”之誉,是峰福铁路由赣入闽的“咽喉”通道。隧道旁的看守房,就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平工务段武夷山路桥车间党员隧道看守工杜蜀文的岗位,他要和同事每天就在这“站岗”,守护隧道确保行车安全。

分水关隧道海拔780米,山高气温低,冬天还伴有雨雪,在温暖的东南沿海极为少见,隧道内更是格外阴冷,大风呼呼,刮在人脸上生疼。

“上乌石站,K29次列车接近………”2月23日8时,对讲机传来人声和滋滋电流声,杜蜀文掐算着时间,拿起拢好的黄色信号旗,戴上帽子走出看守点。不一会儿,隧道内传来呼呼大风,夹杂着砂石和灰尘吹出隧道,杜蜀文的衣角被吹起,他坚定地举起摇摇摆摆的信号旗,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宛如一个站岗的士兵丝毫不动。

杜蜀文是一个“铁二代”,父亲参加修建了鹰厦铁路,也是一名老党员。1987年杜蜀文顶了父亲的职,也接下守护铁路的旗子。

因为看守点很偏僻,交通不便,杜蜀文和工友七天一轮换。上班的交通工具,杜蜀文班车、摩托车都尝试了,但班车一天只有两趟,且还要走500米的山路,骑摩托车寒风刺骨,身子受不住,最后换上轻便挡风的面包车。

分水关隧道口 肖顺杰/摄

隧道长7252米,2015年移交给南平工务段负责看守。看守点虽小,但家电、炊具俱全,职工可以在看守点煮饭做菜,休班期间还能住在宿舍休息。看守点离最近的集镇有8公里远,杜蜀文每次上班都会带上一个星期的菜,没东西吃了才利用空隙下山买菜。夏天下雨时,山上的水就会变得浑浊,连洗澡都无法使用,更别说饮用了,杜蜀文和工友只能靠车间半个月送一次桶装水来。

山中蛇虫鼠蚁多,去年夏天一个晚上,杜蜀文还在洗澡间看到一条三角形头的毒蛇,蛇尾细细的,杜蜀文回忆道:“当时我直接吓得两腿发抖。”他连忙找来一个棍子把蛇挑走到远处放生了。“这蛇也是野生动物,还是让它回归大山里。”

2020年疫情期间,山下的村路被封,来交接班的职工无法上来,杜蜀文主动承担了一个月的看守任务,“我是党员,就该吃得了苦、冲在前面。”杜蜀文在这里一待便是一个月,自己种的蔬菜扒完了,为了解决看守点的生活难题,武夷山路桥车间党支部每半个月送来肉、鱼、蔬菜等生活物资到关卡口,以确保隧道看守点的物资供应。

今年是杜蜀文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四个春节。除夕晚上,他一个人在山上的看守点,并不觉得孤单冷清:“山下村庄放鞭炮、烟花,我这里也赏得到,感觉很热闹!”

一年又一年,杜蜀文和工友们扎根在大山深处的隧道口,守护着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阳豆 肖顺杰 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