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邵武:构筑“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新型邻里关系

2021-01-27 10:01: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记者 陈艳 通讯员 刘晓虹)福建省邵武市通泰街道积极践行“远亲不如近邻”理念,针对服务人口即将突破10万、社区管理人员不足、小区治理泛化、邻里关系陌生等现实问题,以“近邻党建”为引领,以“组织聚合力、服务强引力、共治增活力、互助添魅力”为主线,着力探索 “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的新型邻里关系。

邵武市政部门为西门泥桥头巷加装路灯 葛丽英 摄

组织聚合力,红心零距离

“没想到这么偏的小巷子也安上了路灯,晚上亮堂了,走路也舒心多了。”居住在邵武市通泰街道西门社区泥桥头巷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据悉,泥桥头巷内居住有大概30多户居民,多年来没有架设路灯,居民也盼了多年。西门社区共建单位——邵武市进修学校,主动认领项目清单对接市政,经多方会商,将泥桥头巷纳入“亮化”工程,解决了泥桥头巷多年来没有路灯的窘境。此外,闽北地质大队、园林处等共建单位帮扶社区攻克“两违整治”“硬骨头”,拆除农械厂小区等危房100多间,守护了一方稳定。

共建单位缘何“主动牵手”社区?这源于南平市推行的“机关联社区”工作机制,通过党组织“牵桥搭线”,变“单兵作战”为“集体参战”,壮大共驻共建“朋友圈”。

支部引领邻里。2020年初,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通泰街道党工委顺势引导,在各小区、片区组建了49个临时党支部,党员们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与广大群众合力织牢疫情防护网。同时,升格临时党支部,将“红色芯”嵌入小区管理、文明创城等基层治理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

网格下沉邻里。组建119个“五级网格”体系,选育楼栋长544人、楼道长1225人,让“红色管家”们下沉网格,深入居民生活一线,让支部建在小区里,工作做在邻居里,服务落在大门里。

党员聚合邻里。推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小区“双报到”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党员在楼道设置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三亮”公示牌,及“六争当、六带头”活动,发挥党员榜样带头作用,引导群众走出家门,参与公共事务,开展互帮互助。

邵武市五四社区开展“婆媳互夸会”黄自棋 摄

服务强引力,暖心零距离

“我嫁入婆婆家二十多年了,婆婆待我像亲闺女一样。嗯……这么说吧,婆婆和亲妈一样亲!”家住五四社区商业大厦小区51岁的肖雪娇紧紧牵着婆婆刘秋兰的手说道,质朴的话逗笑了在场居民。

这仅是通泰街道每年开展的暖心邻里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邻里之间和谐互助,通泰街道积极推进“无事多走动,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的“迎邻暖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的新型邻里关系。通过“大家议、大家评、大家享”,让邻里活动真正融入群众、根植群众。

小区事务大家议。搭建“红色讲坛”、“邻里议事亭”、“邻里汇”、“金牌调解室”等沟通平台,童泰街道创新实施“1+2+N”工作机制,即党组织一个核心引领、围绕治理和服务两项任务,融合N种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实行“居民点单,社区统单、制单、派单,共建单位及社会组织接单,居民评单”的“六单工作法”,推动小区事邻里办。

邻里榜样大家评。各社区广泛开展“给婆婆一个赞,夸媳妇一声好”为主题的“婆媳”互夸会和“好邻里——我为你点赞”等互评活动,评选“好婆媳”、“好邻居”、“最美家庭”、“洁净小区”、“好家风好家训”、“最美楼道”等,不断树典型力量,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融合邻里。

幸福快乐大家享。坚持以“邻里节”为载体,在各社区广泛开展“邻里文化艺术节”、“邻里美食”、“百家宴”、“百叟宴”等系列活动,通过邻里演、邻里乐、邻里评,让活动凝聚邻里,形成新型“熟人社区”。

通泰开发区新建公交首末站后,居民在候车亭等车 李营璇 摄

共治增活力,同心零距离

“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来‘脏乱差’的开发区现在变得这么干净。”回家省亲的陈先生夫妇忍不住为月山关社区恒泰开发区的“华丽变身”而惊叹。

月山关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众多,环境复杂,其中恒泰开发区是开放式小区,居住着近8000人。 “脏、乱、差”一直是居民对开发区的固有印象,当地居民戏称为“邵武的龙须沟”。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吹响“环境整治”集结号,各部门出钱出力出谋划策,逐步实现了“治理由乱到治,队伍由散到聚,面貌由旧到新”。如今的开发区道路整洁、街道秩序井然、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与日俱增。

近年来通泰街道积极拓展邻里外延,打造“特色服务”体系,多方联动共治,变“多头管”为“共同管”,激发“友邻共治”活力。

同耕“责任田”。辖区63家企事业单位与11个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依托党建联席会、居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平台,开展“点亮微心愿,圆梦在社区”活动,实施区域化党建项目认领,协调解决违章搭盖、物业纠纷等治理难题107件,累计导入约40万元,支持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共建“服务圈”。广泛掀起“党建引领大擂台”暨“干部一线报到”活动,创新推行“网格型服务”、“共建型服务”、“志愿型服务”,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1500多人下沉社区,为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按下“快捷键”。

齐解“揪心结”。将“联席会场”搬到“服务现场”,推动组织之间 “靶向共建”,破解痛难点。“7.9”洪灾中,通泰街道北门社区遭受严重侵袭,300余名党员奔赴一线抢险救灾;解决了城富、城裕群众买菜难题,基本攻克了下南寮4.5万m2棚户征迁和长坪自来水厂征地“硬骨头”,全街14个社区办公场所也将在今年全部达标更新……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各单位齐心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协奏曲”。

邵武市三里亭社区皇庭名郡小区启用“邻里爱心公益基金”走访慰问困难业主 徐雅睿 摄

互助添魅力,爱心零距离

“真的谢谢你们这些邻居来看我,没想到城里人也和乡下一样热心,就像老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啊”,家住通泰街道三里亭社区皇庭名郡小区的居民芮先生对前来看望她的邻居们不住地道谢。

老芮今年 58岁,去年八月做了淋巴癌手术,现在家休养,没工作,孩子还在读书,全靠妻子赚钱养家,生活拮据。皇庭名郡小区党支部,启用了 “邻里爱心公益基金”,买了米、油等生活物品上门看望。

“邻里爱心公益基金”是小区党支部在进行人口普查中,发现有不少困难居民需要生活救助而探索出的“帮扶新路径”,即由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共同发起,通过党员带头捐款、无人废品变卖,筹措爱心公益基金。2020年6月以来,共筹集资金2680元,已走访慰问了7户像芮先生这样的生活困难居民、空巢老人等。

为了弘扬邻里守望的互助精神,通泰街道积极推行“邻里有困大家帮”的近邻互助“亲友圈”。

营造氛围聚人气。在重大节日、邻里节、群众家门口广泛开展“邻里文化艺术节”、“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亲子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扬正气,树清风,厚植邻里文化人文土壤。

“联点帮扶”办实事。引导网格长、支部党员、在职党员主动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居民家中结对帮扶,确保每户特殊困难居民至少有1个“党员亲戚”,每个党员至少为需帮扶的居民办1件好事实事。

志愿服务贴民心。组建“邻舍+”志愿服务队70多支,开展多样的邻里关爱帮扶活动。鼓励居民志愿者开展代买物品、领取快递、物品借用等,受益群众2000余人;发放“邻里连心卡”“邻里帮扶卡”,邻里“结对子”,营造“户帮户、邻帮邻”的和谐氛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