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周冬梅的剪纸“跨界”之路

2021-01-08 09:00:51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丰富题材的时代性

浦城剪纸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期,既保留中原文明印迹,又融入吴越源流遗风,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周冬梅创作的《中国力量》抗疫主题剪纸作品

“特别是浦城剪纸的礼品花,在题材内容上非常丰富,每种花样背后都有不同的含意,寄托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周冬梅说,10岁时她就跟着外婆有模有样地剪窗花。工作期间,她参与了全县剪纸普查和资料整理,收集了大量剪纸花样。

“民间剪纸让我汲取了充足的艺术养分。”周冬梅说,自己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剪纸,有时拿起剪刀就是一整天。上世纪90年代,浦城县举办第一期剪纸培训班,她第一个报名。2008年,浦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浦城剪纸开始探索技艺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化道路,周冬梅就是在那时带领几名手工业者成立“剪花嫂剪纸坊”。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剪纸渐渐失去了自主生存的土壤。周冬梅认识到,浦城剪纸技艺要永续相传,除了保持传统剪纸味,也要不断丰富题材的现代性。

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的作品《新嫁娘》,就是周冬梅尝试现代题材的一次实践。这件作品以老式的雕花“月洞子”大床为背景,描绘了一名新嫁娘在洞房里等待的时刻。周冬梅在作品中大量应用了传统剪纸的寓意——“龙、凤、祥云、鸳鸯、花朵、石榴”等图案,表达“喜事临门、龙凤呈祥、爱情甜蜜、早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周冬梅告诉记者,为了参赛她用了半年多时间进行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自己的生活记忆。那些从小就印在脑海里的乡村戏台和婚嫁场景,被她“雕琢”在一张床榻上。技法上,她创新使用了眼科手术剪,让图案花纹更细腻。

2020年的共同战“疫”,点燃了周冬梅的创作热情。大年初一,她就拿起剪刀,创作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剪纸作品《和谐共生》。2月,她又用一周时间创作了《中国力量》,用柔软的纸,再现了抗疫行动中那一幕幕硬气而令人感动的画面。

“我为这些特殊的作品自豪,更为新时代的中国骄傲。”周冬梅和团队相继以疫情宣传、防控,礼赞医护人员等为主题,创作了30多幅剪纸作品,在艺术馆、展览馆和高校等地进行展出。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我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去做好传承的工作。只有更多人来参与体验剪纸,这项技艺才能走下去。如何让大家投来关注的目光?我想,题材的时代性尤为关键。”周冬梅的话语里透着坚定。(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