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浦城 > 正文

浦城:返乡种果树 荒山变果园

2020-11-17 17:20: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 “一颗这么小的柚子树,居然能缀满这么多柚子,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11月14日,位于浦城县莲塘镇洪山村力源自然村的金良柚种植基地里,数名前来采摘的游客,一边高兴地采摘,一边忙着拿手机拍照分享朋友圈,现场采摘的欢声笑语在果园里此起彼伏。

“这片40多亩柚子树,是我2015年从江西省引进种植的金良柚,去年就有少量产果了,全部送给亲朋好友品尝,都说口感好,有几个朋友今年早早就打电话预订了。”种植基地负责人陈礼强介绍,他是莲塘镇人,今年62岁了,原来在浦城县供销社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浪潮中,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浦城当年有‘万担茶县’的美誉,浦城茶叶在市场上知名度高,深受茶客们喜欢。我当时就把浦城的茶运到山东省去销售,效益还不错。”陈礼强说起当年经商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山东期间,他看到山东大枣是全国有名,颗粒大,营养价值高,他就想能不能引到家乡种植。说干就干,1994年,他就怀揣着挣来的第一桶金十几万元,回到家乡在莲塘镇洪山村买下了200亩荒山,种植起山东大枣。但创业路上总是风雨相伴,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有机肥的使用跟不上以及气候环境等原因,枣树种植失败了,还亏了20多万元。

“当年我买200亩荒山,发展果园种植,一方面是想在浦城把山东大枣种起来。因为浦城的生态环境好,山清水秀的。另一方面,我看到这片荒山位于东风水库旁,发展果树和经济林种植,可以消灭荒山,保护水源地,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所以,当时我种植山东大枣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陈礼强介绍道。

失败是成功之母,陈礼强于是立足当地环境气候的实际情况,多方请教,自己揣摩研究和实践,在200亩的荒山实行多元化种植,先后种植了杉树、毛竹、桂花等经济林木和锥栗、柚子、酸枣等果树,其中杉树有100亩、毛竹20多亩、桂花树1000多株、酸枣树1000多株、金良柚40多亩。

“我从2004年开始,外面的生意基本上就没做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打理这片果园和种植基地。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我和家人十几年的精心培育,现在效益就显现了。我今年仅锥粟就卖了3万多元。”说到种植基地的收入,陈礼强高兴地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此外,今年毛竹间伐销售有3000多元,桂花树和苗也销售了好几千元,柚子刚采摘上市,估计有3万多元的收入,加上酸枣的销售,总的收入至少七八万元以上。

“这两年还是初采期,过两年产量和效益肯定是翻番。”陈礼强对种植基地的前景是信心满满。

“下一步我准备扩大柚子的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村民跟我一起发展,把金良柚子打造成一个浦城的一个水果品牌。因为经过这几年的种植,我发现浦城的气候比江西那边更适宜种植和生长,并且环境又好,种出的水果品质口感更好。”陈礼强介绍,目前,种植基地常年都有雇请当地的村民来帮忙锄草、修剪果树、间伐毛竹等,特别是锥栗采摘期每天要请十多个女工帮忙,每人每天90元。

“11中旬开始,是基地的柚子大量采摘上市的时间,欢迎大家前来现场采摘体验,又能欣赏到东风水库的碧水涟漪、青山葱翠、水鸭水面悠闲畅游嬉戏的自然美景。”陈礼强在果园基地诚挚地邀请游客前往休闲采摘游玩。(吴勇君 黄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