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一位孩子写给“抗疫”党员妈妈的信

2020-02-09 19:22: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南平站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image.png

陈素小朋友写给正在“抗疫”的党员妈妈的信


东南网讯 2月8日,是元宵节。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个叫陈素的小朋友因为好多天没见着妈妈了,知道妈妈还不能回来和她一起过元宵节,于是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仍坚守在农村抗疫一线的妈妈写了封信。

“亲爱的妈妈,好多天没看到您了,我可想你了!”这是手机微信响起提示音后,乐融划开屏幕点击打开后看到的。这是女儿陈素在元宵节给她的信中的第一句话,字里行间满是对妈妈的想念。因为无法去现场看妈妈,陈素的爸爸把女儿写的信用手机拍照,发给了正在村里忙着抗疫的乐融。

乐融是武夷山上梅乡妇联下派荷墩村的第一支部书记,平常忙于村里的各项事务,和女儿聚少离多,本打算在春节期间好好地陪陪她,弥补自己下派以来对女儿关爱的缺失。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甚至没有想到赶到村里来了,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去了。

从接到乡里紧急通知后赶到村里的大年初二,每天面对的就是大量具体而繁琐的工作要做。即使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转,但面对宣传、摸排、值守、巡查、劝导等一大摊子活,还有各种内页填报,却总在有条不紊的完成。然而却忘记或是无暇顾及陪伴女儿的承诺。

荷墩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乏村,全村有1488位村民,外出务工人员有670多人,基本占到全村的一半,能出去的青壮年基本都出去了。在外奔波了一年的村民在春节前陆陆续续的都回到村里。这些回来的村民,有2个是从湖北回来的,5个是从浙江温州回来的。在过去,每年底回乡的人员会给这个平日里安静的村带来一时的欢声笑语。但今年,回乡的人越多,却给这个村组干部特别少的村带来了非常压力。


image.png

荷墩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村主干是一肩挑的,支委2人中有1位交叉任职,村委1人,加上我,村两委才5个人!分配到村里的党群工作者又才请产假不久。自己又没有三头六臂,只能加班加点拼命干了。”语气中透出着焦灼。“好在把村里党员发动起来,一些村民也主动响应加入。”她又欣慰地补充到。

这些天来,她带领村两委和党员,奔走在阡陌交通,张贴标语横幅,动员宣传;走家串户,逐户排查,掌握外来人员详情,做好重点人员关怀管理;组织力量,设防劝导,严控村民随意进出;加强居家对象观察管理,严格落实盯防制度;利用微信、微博、QQ等途径,及时通报情况,稳定民心;广泛动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村民不聚集、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结合疫情防控,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清扫垃圾,尽最大努力消除疫情隐患。连日来,他们摸排出1月8日后从南平市外返乡人员92人;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1276份,粘贴宣传标语72张,悬挂横幅和大型固定宣传画55幅,宣传喇叭4组,取消庙会1场、婚宴1场、寿宴2场,夯实荷墩村取得抗疫胜利的扎实基础。image.png

荷墩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您是党员,是荷墩村的下派书记,在大家战胜病毒之前,您都必须坚守在岗位上……妈妈,您在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身体。祝您工作顺利,早日平安归来!”陈素写给妈妈的信中既有一份自豪和理解,也充满着对妈妈早日陪伴的期盼,笔迹虽然稚嫩,语气却像是妈妈对孩子的叮咛。“短短的14天,多多(陈素小朋友的小名)似乎瞬间长大了。”看到女儿的成长,似乎一时又忘却了连日的劳累。

一定会顺利的,也必须顺利,到抗疫凯旋平安归来日,一定要好好地陪伴女儿几天,把对女儿的亏欠补回来,乐融在心里为自己加油。此时,手机里微信工作群的提示音又响了起来,疫情防控新的任务又在等着她在继续……(陈建明 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