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守初心 砥砺奋进谱华章
2020-01-02 08:39:5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沿着时间的轨迹,翻开南平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履职日志,是一部不负人民重托、依法履职尽责,可圈可点、收获满满的耀眼篇章。回顾砥砺奋进的365天,立法、决定、监督、任免和代表工作的一桩桩民生实事、一份份民生责任,都散发着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硕果芬芳。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依靠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立良法、强监督、助发展、求实效,全面完成南平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提升政治站位有新境界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摆在第一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维护市委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来思考和研究,放到市委中心工作任务中去部署和推进,做到了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的有机统一。
尤其是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工作特点,发挥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的优势,强化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接受监督,狠抓整改落实,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188条,着力解决市县人大上下联动不够紧密、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代表视察调研线路“被安排”、代表建议办理结果“被满意”等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把初心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提高立法质量有新进展
地方立法,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依法治国、推动依法治市的基础。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发展要求,加强重要领域立法,更好发挥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注重生态领域立法。着眼于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结合我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颁布施行《南平市城市绿地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升城市颜值,美化人居环境。着力织密绿色发展保护网,组织清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启动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修改工作,开展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立法前期调研。
推动民生领域立法。立足南平市情,回应群众呼声,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审议《南平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办法(草案)》,推动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改善交通环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着眼于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开展以武夷新区为重点的城市规划立法前期调研。
加强文化领域立法。为更好发挥南平全域为老区苏区的优势,制定了《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明确革命旧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推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该条例是规范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尚属首例。
为了提升立法质量,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立法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立法事项同政府沟通协调、立法意见向社会征集反馈等制度。主动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参与立法计划编制、法规草案修改、立法调研论证。探索创新“从大主题谋篇、以小选题切入”立法模式,形成了生态立法典型经验,获得福建省第二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机关体制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并入选《新时代福建省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创新案例》。
加大监督力度有新成效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据统计,一年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5项,审议法规草案2项,审查规范性文件18件,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6项,组织调研和视察33次。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助推经济健康运行、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推进新区新城建设等方面着力,大力推动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紧扣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及七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实施,助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大创新”,听取审议我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我市绿色生态农业先行先试,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建设。围绕行政中心搬迁,市人大常委会更加重视武夷新区和延平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多次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在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武夷新区和延平新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持续聚焦脱贫攻坚、密切关注民生热点、大力推动生态治理、依法推进司法为民等方面着力,认真督促解决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先后对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饮水安全、全民健身、精准脱贫、司法为民等进行监督,督促“一府两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推进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代表履职有新作为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主体地位,服务保障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深化 “双联”工作机制,着力在创新机制、拓宽渠道、跟踪督办、强化保障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动态》和省委《八闽快讯》专题刊载了做法和成效。优化议案建议办理,结合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重新梳理“推动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等7件办理结果不满意或被满意的代表建议进行专项督办。一年来,代表大会期间所提建议158件和闭会期间所提建议14件均已办结,推动解决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履职服务保障,首次采取“代表自选分组线路”方式开展会前集中调研,240多名市人大代表参加了“武夷新区+县(市、区)”调研考察活动,为代表提高审议质量、提出议案建议、更好建言献策做好准备。
加强自身建设有新提升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提升党建水平,围绕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持续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人大机关党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提升工作标杆,大力弘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作风,深入学习廖俊波精神,切实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入广泛开展“业务大学习、能力大提升”活动,制定了工作规范及业务流程、履职担当考核办法。提升宣传实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改进人大新闻舆论工作,精心组织开展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和民主法治建设成效。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展望2020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实干拼创,积极发挥人大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推进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林梦琳)
相关阅读:
- [12-30]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武夷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 [11-03]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开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