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崇德 尊师尚学——朱子敬师礼感悟
2019-09-11 09:39:5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闽北有“大儒世泽”朱子,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理学名邦,莘莘学子,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乃时代所求,责任所在。 ——题记 戊戌年春,考取南平一中实验班,距开学尚有三月,此时于吾而言,青春飞扬, 精力充沛,提升无抓手。一日,母亲喟然语曰:“沐浴于圣贤朱子的光芒下,理当秉承朱子故里遗风;传承弘扬朱子文化,应有担当;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在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事业上有所作为”。由是,吾家三口遂成研究会朱子文化之志愿者。 朱子,名熹,字元晦,于古闽北琴书五十载,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集理学之大成,乃继孔子之后又一文化高峰。朱子理学续绝传之学,立万事之规,其著浩瀚,书六百余卷,二千余万字,《四书章句集注》乃理学集大成之标志,《家礼》《仪礼经传通解》乃社会风尚之规范,辗转八百年,名播海内外。 入会当日,林文志会长赠一画册——《明理崇德、尊师尚学》——南平朱子敬师礼活动手册,示以详读。当晚熟记朱子敬师礼四环节:致鞠躬礼,缅怀中华先贤;呈敬师帖,表达尊师心声;行释菜礼,传承文化遗产;诵经典文,弘扬尚学之道。阅《敬师帖》《白鹿洞书院揭示》,感其文精妙,急欲探其究竟,会长指引查阅《朱子大全》等文献,典籍记载:拜师礼、谢师礼为通礼。 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也为中华文明之标志。公元前16世纪,殷商甲骨文现“礼”字,写作“豐”。《说文解字》:“豐,行礼之也。”字下部为豆,为古时一种“柄”,为器皿。上部为两串玉。玉置于“豆”里,陈于灵前,以表敬意感恩。每日依礼行事,矜持内心德操。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之本质,是“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师”。礼主敬,敬为礼之纲。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皆因重道也。当今天下欲重道,从尊师始。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恤民,教学为先。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学之道也。依古时成材标准,朱子转引《礼书》曰:“乡简不率教者,至于四不变然后屏之,小乐正简国子之不帅教,止于二不变则屏之者。(《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根据朱子制礼精神,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整理、编修;规范、推行朱子敬师礼仪式。 |
相关阅读:
- [ 09-10]邵武第四中学举行2019“朱子敬师礼”活动
- [ 09-10]建阳区举办2019朱子敬师礼活动
- [ 09-18]2018朱子敬师礼在浦城一中举行
- [ 09-13]“朱子故里·理学摇篮”朱子敬师礼活动在武夷山举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