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教育 > 正文

杨邦清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读书研讨活动

2019-08-01 16:25:4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劳动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昨日获悉,在项目负责人、导师林藩教授的指导下,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杨邦清工作室依托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线上读书研讨活动,再次学习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新走向,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

劳动教育并不是只重视实践能力,也要重视综合性知识的获得。在工作室领衔名师杨邦清看来,在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背景下,要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提升有新认识。《指导纲要》强调基于探究、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注重责任担当的服务性劳动。如,在设计制作活动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要求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因此,要把劳动教育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角去组织和设计,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工作室核心组成员雷丽珠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背景下,要对劳动教育内涵设计有新认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传统劳动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脑力劳动,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掌握一些生产技术、劳动知识和简单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指导纲要》向小学推荐了70个主题内容,其中不少内容与劳动教育有关,且主题广涉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学校应当在课程顶层设计方面做比较系统的规划设计。

工作室核心组成员张燕燕说,在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背景下,要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融合有新认识。制定课程目标时,要摆脱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围绕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等内容来制定完善教育目标。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再组合、再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项目。此外,还要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各专题的实施方法,让家长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提升劳动教育效果。(谢红灿 杨邦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